部落格簡介

這裡是嘉義縣2008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的部落格,紀錄整個行動過程裡發生的大小事與參與者們的心得。關於這次環境藝術行動的說明以及參與社區簡介,可以至主網站閱讀。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2008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駐村心得-周靈芝

-- 周靈芝、David Haley、Patricia Watts



重新找回民間的智慧

這是我第二度參與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除了延續去年在東後寮社區帶領兒童學習數位攝影的工作之外,今年北回歸線計劃的另外一個重點,是如何透過地景藝術,處理布袋、東石一帶廢棄蚵殼所造成的環境問題,以及從更長遠的角度看,未來沿海一帶所面對的全球溫室效應及海水上升等威脅。我因協助國外藝術家聯繫事宜,及蚵貝論壇的順利舉行,有幸深入參與行動過程,也開啟了我對台灣民間智慧和地方培力的另一番視野。

換個角度看問題 (Change the way we think)

參與海區蚵貝論壇的外國顧問之一,英國生態藝術家David Haley無論在談話中或是會議報告裡,皆提到建立對話的重要性。這對話不在於創造新知識,而是在改變我們思考的方式。舊問題,新思考、新眼光。或如佛家所說的「轉念」。在他來台兩個星期的多次場合裡,皆可以體會到這種扭轉局勢的力量。


論壇最後兩天舉行綜合座談及工作坊時,列席官員往往因只著眼於解決當前問題的習慣性思考而陷入困境,找不出解決方案,彼此的意見也得不到交集。當氣氛僵凝時,只見David不疾不徐地說,想想二、三十年後,當海水淹沒此地時,你們現在所提的問題,變得根本不是問題。你們該怎麼辦?這不是危言聳聽,事實上,在地的居民都知道,論壇所在的布新國小附近一帶是海浦新生地,填海造地而來。當David要大家跟著他一起把目光投向窗外,想像一片海水浸漫的景象,霎時間,許多人記憶裡的過去鮮活了過來,紛紛提出各自的體驗並延伸提出可能面對的未來。討論開始變得很熱烈,許多原本認為不可能解決的問題,突然揭開了新局面。原本消極、悲觀的官員,態度也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積極地支持會中所提出的建設性想法。David沒有再發言,他跟我擠了擠眼睛,露出一抹微笑。

David細心地觀察每一天行程中所安排的訪問地點和對象,他對布袋的北管樂團慶和軒特別感到興趣。在論壇中的發表時,他戲劇化的一開場裡,就介紹到了慶和軒,當官員們束手無策時,誰有辦法可以解決問題?答案是「慶和軒」。David的意思當然不是要這群搞音樂的人去當官員,而是提出他們自組樂團、自主管理運作,以一個小小的地方樂團,企圖保留台灣北管音樂的命脈,並加以發揚光大,乃至盡其可能地去思考,如何還可以做得更好的精神。這個例子提點了大家重新注視地方上所擁有的智慧與潛力,並在後來的討論中不斷地顯現。整個蚵貝論壇在David巧妙的穿針引線下,其實就是一場發掘地方智慧,引發熱情和想像的創造過程。透過這場對話,地方上早就知道的一些解決問題的手法得以重新整合起來,成為一套具體的技術和方案。

確實,在我駐村這一個月裡,也深刻體會到地方上民間智慧的深厚,只是被現代科層體制僵硬的行政框架所掩蓋了。包括布袋嘴協會蔡炅樵的文化鹽田理想與慶和軒團長黃錦財對地方戲曲的深情投入與本身三十年鹽工生活的深刻體會與歷史傳承,都令我佩服不已。如何打通地方智慧和行政框架之間的經脈,讓對話活潑地繼續,面對未來,改變想法,產生新的生活態度與眼光,是令人非常興奮和期待的!








0 意見:

張貼留言 | Feed



 
^

Powered by Blogger嘉義縣 2008 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部落格 by 2008北回歸線藝術行動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