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簡介

這裡是嘉義縣2008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的部落格,紀錄整個行動過程裡發生的大小事與參與者們的心得。關於這次環境藝術行動的說明以及參與社區簡介,可以至主網站閱讀。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藝術家駐村有感



----- 賴美惠

在繁忙的茶葉社會,悠閒的過日子是一種奢求。但是,一進入農閒時又出現很多不知如何渡過漫漫長冬的例子。
今年村子裡來了一位帶著相機、背著吉他的年輕人出現在雨後的倒交山瀑布中。他悠閒的為自己拍下彈吉他的浪漫過程,這樣的情境被路過的陳汝福先生巧遇真是羨慕。這是藝術家留在倒交山的第一印象,如果要村子的人過這種生活一定有很多人開始緊張?不做事靠什麼過活。
這種情形在傳統的路家族中更是如此,藝術要進入山村需要一段時間蘊釀。路旁垂手可得的資源,杉樹下的毬果、天邊的彩霞、草地上的落葉,只要是呈現生命力的、足以感動人的都可以進入我們的生活中。就如路旁的野菜輕易的端上我們的餐桌一樣。
茶是我們的生財之源,我們必須把茶園管理做好,更要把茶做好,如果在生活中再添加一些色彩。相信生命會更豐富,也更能展現地方特色。
短短幾個星期的時間是不夠的,希望這樣的活動是延續的,由一點一滴累積。相信藝術家是處處存在的。也希望政府單位能支持這類的活動,更感謝藝術家對地方的付出。






閱讀全文

「愛上茶山」小英日記

---- Tina


緒芬、庭心邀寫心得報告。入秋後第一個寒流過境,夏天真的過了?!受了寒,在小鐵壺裡熬些老茶渣,助我回憶「愛上茶山」藝術家駐村計劃,玉年姐在前文已提及與門輝在茶山共享美景創造學習分享茶會情境,而我在幸福與隱憂交戰後,決心分享的是私密筆記中部份段落,並進行自我檢討反省。


2008.09.28 晴轉陰
光「阿里山」三個字就夠浪漫多情了吧?然而真的見到茶園內疲憊的阿婆,麻木的外籍採茶工,面對滿臉不悅,滿口責罵的班長,下午山區轉涼的不止是氣溫…,我初識到低成就感的勞工階級的氛圍,現實的衝突,結構性的糾亂的成本壓力…,歡喜吟唱採茶歌的傳說早已隨城鄉差距城幻滅,如檜木杉木的倒下,小火車只是虛幻的假浪漫,就像我心中的假天真、假浪漫都被鬆懈戳破,十分窘迫不喜歡見到的實像…,連平日愛的茶園中蟬叫聲都顯刺耳…。


2008.10.12 雨綿綿,不能採茶,大家都憂心重重。
村長平時一大串鑰匙不離身,他要管的事務很多,他不喜歡阿輝進駐活動中心添加他的麻煩吧?村民多傳統保守,弱勢善良純樸的村民,一旦嗅出村長伯的心態,多半不敢來活動中心走動,阿輝擺的四張大桌子,原本設定為A.泡茶區B.讀書區C.書法區D.文藝區,如今只有我倆與他的狗兒子Tomato…等嘸人,即便外面雨已停了許久…。


2008.10.13 多雲 辦陸羽茶會,請村民來聆聽音樂會喝茶
「我們做工的,沒那款命去跟人家享受…」皺黑的茶班長受邀請時嘲諷自己的命運。「工作做不完,吃好、穿好、喝好茶?不通不通…,以後要沒好的,要怎麼辦,人要知足,部要成天想享受,想學人家。」回頭對兒子唸…。走過悲苦歲月,自幼失學,多少傷痛失敗又再爬起,大多數的茶農自我價值不高,不懂不敢吝望也願追求生活藝術,〝愛拼才會贏是真理〞,要居民成為藝術家?談何容易?我捫心自問,要是我自己身處經濟的恐慌,對未來缺乏信心,我會有心情喝茶談藝術人生嗎?


2008.10.29 晴時多雲
「有沒有更好的茶?我們這種茶請客人好像XX…,有沒有好一點的?拜託啦,都請客人從台北來到山上,一定要夠號的,才顯得出誠心…」我們尋覓好茶給同學試泡,幾部車子在瑞峰、瑞里、太和山區走透透,做標籤、取茶樣,四處奔走,一心尋覓佳茗似佳人,難覓芳蹤…,「你們真要用這麼好的茶嗎?做這個茶很難吔!你們用這麼好的,那我其他的茶要賣給誰?」茶農質疑我們用好茶的決心,憂心客人喝了好茶,刁了嘴,由奢入儉難,往後一般茶不好賣,「好茶太難製作…。」天啊,〝品質〞怎能得過且過?低標混過,拼溫飽?比賽看評審高興?茶師們,你們自己怎麼想?自己的主張呢?做茶人不是就在樂天知命中,仍要不斷進取,挑戰在天地人的移動中的平衡嗎?整個茶產業、茶文化結構出了什麼問題?信心、自信心?



2008.10.31 陰
農會卡拉OK大賽前,仍戴著斗笠,穿膠鞋的老茶農,抓著麥克風:「…人生…信心要堅定,財部會給人有批評…走馬燈…人看輕…」台下三五鄰人,眉心深鎖,心事重重看看山頭雲雨欲來…。外界傳謠批評施化肥,用藥不當,摻境外茶等內憂外患之衝擊,如何求茶產量,質與價格的均衡?…未來日子干苦噢!


2008.11.04 陰
阿輝整理活動中心,清潔內外,村長要求將作品移到外面去完成…,村民有的經過望一眼說:「以後還是來看我們…,歹勢,我們都沒進步…,在等以後,需要時間…」。婦女有些來還書,送阿輝一些樹番茄和地瓜要他路上吃…。


2008.11.05 晴
晚間與村婦蹲坐在竹亭燈下挑茶枝,人間煩惱城鄉皆同。夫妻、婆媳、孩子…。寵孩子捨不得它們留在山上學種茶製茶,都想快快賺些錢搬去都市,孩子才能有好的出路,上班賺錢,古諺「種茶苦三代」。男人那頭唱,女人這隅罵,茶廠內師傅抽菸、喝酒、吃檳榔…。自越南嫁來阿里山的阿米也會邊唱邊揀茶梗:「是幸福是不幸?環境來造成…恩恩怨怨分不清…何必抱不平…」。


2008.11.06 大雨低氣壓在外海形成!提早回台北。
在台北木柵家中整理阿里山資料,一般難過湧上心頭…。「我好累,我可不可以不去民雄茶會?…」我對元茜說。「我不想當招待,我不能強顏歡笑去奉茶招待客人…」我向梁娟訴苦。我看什麼都不順眼,尤其是自己。過去見到的現實面,不堪自己的浪漫情懷全部被扯破幻滅…,我心疼茶山的悲苦,老人的擔憂,村民沒信心,婦女的害怕,阿輝的無奈,及我自己的投入付出得到的現實迎面打來的覺醒。茶山依舊美,是我的心美不起來了!………?


2008.11.07 晴空萬里
昨夜夢見我奉茶給好朋友,三個表演者,泰雅古調歌手雲力思,南管歌者吳心霏,來自紐約的靈魂歌手珍妮佛;小高及阿輝都來志願幫忙茶會表演。「我們沒有任何表演經費,真是不好意思開口…」他們笑說:「沒關係,喝茶就可以了,不用客氣…」我頓悟驚醒起床,打包茶具上路,赴民雄奉茶去。在一切都不是我能改變的情況下,我至少可以泡茶招待這幾位一路相挺的藝術家,我用心意誠心請來到生命中的友人喝茶,感謝他們用藝術來療癒人世間的悲苦惆悵,喝下茶湯,喝下了解,喝下體恤人性的所有面相。有什麼不能解決的,不願放下而已,背著使命太重走不遠。
「茶,老友,老樣子」過去如此,現在依舊,未來亦然,借觀歷史,走向歷史,也創造歷史,以茶為鑑,茶同學們,讓我們一路且走且學。感謝!





第一天上課
解老師說:「喝茶沒有標準,去創造出自己的水準!」我想茶山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我只想有水準地有始有終完成元茜、緒芬、寶玲、梁娟、庭心、婷姿、玉年族繁不及戴,等茶同學的託付,對不起,讓大家擔心了。



Tina 隨寫



閱讀全文

這樣的曾經發生....

----穴工生‧阿輝

炙夏,逃離美人茶區的濕熱,往俊秀的瑞峰流去,聞說吸口芳草花香,灌清涼泉湧,可洗滌滿頭惆悵。初次尋覓不知何往,瀑布旗指引方向,歡迎詞是撲鼻而至的檳榔花香,初相見的瑞峰俊俏不已,著時髦地衣以清香茶待。
步入山中秘林,果真能量具足,先以第一道新鮮初陽灌頂,身形無覺的竄動,與鮮嫩茶葉吐薪共舞。再入孟宗竹林,身型纖細萬立伴茶亭,雅致如仙境,忍不住以咖啡代茶趣,聽一場馬氏(Tina)竹語打擊音樂會,一切美麗至極,身於自然發於自然。時而野薑花香飄至,時而咖啡回甘順口潤,時間消失,頓存鳥鳴竹唱微風輕呼,推我往天然石厝前去會陸羽,於石坪上撞見四仙往天飄去,獨留樹葉夾陸羽心經,閱得知,循野薑花香下即可覓得清泉滌身去紅塵。第一道茶山佳能,即讓瑞峰初行飽足滿溢,夜開茶席辦說明,告知茶仙我等至,待習得仙術後返之,竟引出二十二載老美人茶來相惜。

陸羽心經曰:須【輕席入民宅】,雅席會茶仙,美人會烏龍,以柔會剛,方可行氣交流出新新氣象。於是乎攜席入信忠、瑞霖、猛全、建各、明靖、建安燕翔等茶仙之宅,獲知茶仙山果真無泛泛之輩,除製茶功夫了得外,另藏書法、室內設計、營建、雕塑、繪畫及咖啡鑑賞等高階武功,以【陸羽】之葉換得行氣之機,竟撞擊出於天然石厝設【白水泉席】之念。擇良辰吉日,與同修小高師兄同行,挾氣樂接飲泉簾,烹茶談笑,雨雷伴雅樂,撥月琴、柔巴烏、時而和鳴,時而清蕭,雨急心悅,泉伴茶香忘故鄉。氣滿滿望分享,密談於茶事閒暇時,以樂音祭山神和茶仙。

心經曰:於心滿氣充之時,以茶和器樂攪動氛圍,保持敞開與流動的氣場域,能量得以交流宣發,屆時與會之眾的氣域得以壯大。籌辦樂音祭時,一天,凌晨時分,陸羽大仙於無形域借狗吠入夢境,喚以蕉葉為羽佈置茶席,當日與會之眾,皆以樹葉(註:樹葉為陸地上的羽毛即為陸羽之象徵)為受邀之據,得以入氣動場域之結界。接獲訊息並非只有我一人,同修小高師兄也於晚會日一早找我敲定流程,節目以各樂器演出採茶、萎凋、發酵、揉茶和炒茶等過程為之起承轉合,固訂名為【陸羽‧茶悅】夜茶會。因大仙施法幫忙,蕉葉、茶人、佈置、樹葉和花材皆在應到之時得以就位,受邀之人無論茶席者或與會者,皆聞百年難得一見之機,於晚會當日熱情現身。

蕉葉為簾、為屏,疏爍燭光照茶香,陸羽會友伴雅席。竹葉為筆、音符為彩,畫下一地優姿雅興。採茶姿現樂音,蕉簾舞身隨風曳,好茶似酒醉心一地,芬芳氛圍與月冉沉去。午夜時分樂音止,眾人依依離去皆相惜,期有朝一日再延續,獨留三人賞陸羽,心意滿滿不忍睡去。

習術時辰以近尾聲,離情不捨依依,以每人一泡茶、一壺、一杯,成閱讀陸羽心經之【三一茶會】再續,我等分享茶、壺、杯等故事和特色,以累進文字之外的感官經驗,望離去後,有再聚之氣。吾在山上製雪白蕉葉代陸羽,以記憶為羽彩代心經,往山下前去用【憶染陸羽】裝置辦說明,再傳陸羽之心。

--------------感謝這樣的曾經發生,和那一群一起過的人





閱讀全文

駐村「常常」、藝術「久久」

文/楊春森


瑞里駐村,可真謂是名符其實的駐「村」,在這次的駐村,我經由茶認識瑞里的產業文化,與也經由竹、體驗了這裡的自然環境,更從與居民的共同工作裡,見識到的村民處理媒材的豐富經驗。種種的體驗,都豐厚我創作的能量。

以茶為題,讓藝術以茶席的型態切入的瑞里茶鄉的空間,雖然被賦予半任務性的駐村去協助處理部份舉辦茶席空間部置,但在臺灣剛開始的藝術家駐村,應是一種階段性的過程,讓藝術家與居民有一個彼此相互目標而邁進。

綠色隧道與瑞太古道無疑是瑞里的兩大天然珍寶,兩種截然不同的風貌,一個自然原貌,一個整理有佳,在駐村期間我常有機會踏訪,在此兩處我深深體會到孟宗竹林與杉木林空間層次之美,因而讓我有靈感,創作了一個可以配合茶席的廣場地景孟宗竹雕塑-「豔席」,本作品以廟埕為場景,以長180-300公分不一孟宗竹與杉木的長椅元素,將竹林疏密筆直的空間構圖,重新呈現在廟埕上,在竹管高低不同的空間層次,雕塑出廟埕地景的新自然面貌,宴請觀者入座,讓地景、居民、當地竹材等相互連結,透過「入座」聯結居民的情感,以天然材料設置出一新廣場地景藝術,創意出竹的新價值。 若問這土地的人最缺什麼,相信在今日豐衣足食的物質條件下,文化的豐厚應是我們不得不追尋另一精神食糧。我們當然有文化,但文化的「修養」卻必需是用心堆疊的,古人因對「智」追求,而用「養士」來創造更大的智慧與才能,那今日我可否以此老智慧追求我們的文化藝術能量呢;若藝術家是文化資產的代民詞,第一駐村的藝術家,應是全體文化工作者的開路先鋒,雖然第一次不一定有成效,但卻是波瀾壯闊社會革命的第一波,以科學的或然率而言,相信只要藝術家(文化人而非文化流氓)駐村能「常常」,藝術文化必然也會「久久」。

感謝-我駐瑞里期間,曾經照顧我與幫忙、關懷此次活動的朋友們。





閱讀全文

太和社區居民心得--許誠賢

太和製茶人 許誠賢


三年前開始加入社區志工,跟隨郭理事長參與社區各項公共事務,慢慢體會出社區事務需要人人參與的必要,產業方面的轉型,往往被民眾所忽略。不知往社區產業文化特色、創造藝術、提升生活水平方面發展。只希望收購茶葉的茶商能源源不絕,提高價錢大量收購,殊不知主要的茶產業已到重要關鍵的轉型期,否則將面臨淘汰。
受到文化處鍾處長以及陳副處長的關愛,連續兩年都有藝術家駐村輔導,已漸漸的在往這方面努力,去年有陳泓易所長所領導的藝術家團隊進駐,教導社區民眾捏陶、藝品製作及照相繪畫等。今年更有從台北南下的茶道老師進駐,教導茶道藝術,老師們經常不辭辛勞南北奔波、不計酬勞的犧牲奉獻,她們的平易近人讓我對藝術家的觀感有所改變。
藝術家駐村期間,助理正書忙著處裡各項事務,感覺誠懇及認真。他還是不久前才從美國深造回來的學生,剛踏入社會,每想到對人情處事都很得心應手,我建議他如果失業可以去幫老師賣衣服。
駐村期間,內人有性能將他所擅長的農家小點心提供給老師們品嘗,如湯圓、米苔目、鹹粿、米粉芋等,還承蒙老師的誇獎讓她們越做越起勁,希望以後能再有做給老師品嚐的機會。
此次的藝術駐村行動非常成功,民眾也熱烈參與希望老師的努力沒白費。






閱讀全文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茶的滋味』


---駐村藝術家 高閑至

答應Tina要上山駐村計劃,過程完全是直覺,我直覺這件事是一件有趣的事,但後來頭腦就不斷圍繞一堆小問題。好比說:駐村的目地?為何要駐村?單憑藝術家一己之力,駐村能有什麼功效?這個有理念的環境藝術行動,到底會不會淪為只是作秀交差?或者與村民同樂互動,是不是根本就不會有任何成效?
我花了不少時間去閱讀2007年的駐村成果手冊,本想找看看有沒有指引我的方向,看了半天什麼也沒找到。OK,我想我知道了,這個計劃著重的方向,只是一個態度,至於如何做?就要看看藝術家主客觀的緣份了。我被指定的是茶鄉太和村,在廣告圈畫廣告插畫打滾20多年,很清楚要做一個好的化妝師,對商品定位一定要十分清楚,我很清楚此行目的最高的成果,就是我變成了他們太和村村民,而太和村村民每個都變成藝術家,如果這標準達不到(根本不可能達到),起碼村民也被藝術家打擾兩三個月,原來世界也有這些稀奇古怪的人,頭腦裝的不是我們這些單純的農民可以完全了解的。本來我設計了幾個互動方式,有和村民的,也有和太和國小的。和村民的部份,我想弄個小型演唱會,讓村民認識我這個新住民之外,順便宣揚這次駐村主題﹙茶的滋味﹚,因為我知道在太和、瑞里、瑞峰等大阿里山茶區,是年輕的新茶區約莫二十多年,所以這裡的茶山文化,己經是現代化的製茶文化,沒有採茶歌文化,所以我想為在這高山的茶農們寫一首歌,如果可以把駐村經費撥出來,我想辦法錄一首創作歌曲,另外找三至五首福佬與客家採茶山歌成為一張採茶歌概念專輯。和太和國小的小朋友我希望能夠發展一個茶葉超人的概念,或者是好茶神的想法,茶葉超人或好茶神其實都是他們幼小年紀的一種完美的人,由不足的自我出發,可以說是一種心靈保護神,不過上山駐村後漸漸發現自己的力量實在是太薄弱,原先想要互動茶的滋味—茶農詩人、詩集,可以說完全失敗,因為茶農工作實在太辛苦了,而且在山上時間愈長,愈了解製茶過程,就愈清楚知道阿里山的茶農的工作,可以說春夏秋冬都在製茶,每季茶製成中間休息空檔,那四、五天左右的時間,可能還要打掃環境、修理農具,該去醫院複診的去,該有人情事故的去拜訪,而真正整年度唯一空閒下來的時間,大概只有冬茶採收完至農曆年過完這二個月的時間,但是我駐村的時間是9月~12月,基本上我參與了他們最忙碌的秋茶與冬茶,所以我很安份的扮演太和村民的角色,甚至參與了採茶、萎凋、炒茶等等的過程,參與這些過程我深深體會茶農生活甘苦,在駐村過程,我有一兩個星期是焦慮的,我被「茶農變成藝術家」這件事困住了,我想我只有一個人,勢單力薄,更何況村民不必然對藝術工作有興趣!糟糕,這怎麼辦?後來有一天我突然想我來到太和,可以變成導演,而村民可以變成演員,而舞台就是我這本繪本書『茶的滋味』,咦!這不就解決大部分的問題了嗎?這部分想通後就只剩下預算以及執行大綱與內容,原則上這本書我預定200頁左右精裝本,印刷費用要自籌,書本的方向有三個主軸,第一個是太和以及周圍茶區製茶者,對茶的感覺以及看法。第二個是台北、台中都會區飲茶愛好者組成的茶會,有些是我的朋友,他們也來談對茶的看法。第三個部分是太和以及附近風景名勝,奇聞異事等,另外我將要蒐集四首創作歌曲,以及五首傳統採茶歌謠,重新編曲,由我從新詮釋一番。以下是在太和創作與蒐集的歌詞:
一、 茶的滋味 ---作詞李正書、高閑至,作曲、演唱--高閑至
二、 茶之道(新詩)---瑞里文化工作者簡惠玲小姐
三、 茶鄉四季---作詞許誠賢、高閑至,作曲、演唱--高閑至
四、 太和之歌---邱芳山填詞,曲取自日本歌謠
書與專輯希望能在2009年4月份以前連同書一齊發行,而在此我要特別感謝和我同一組的茶人郭笑容小姐,在上山駐村前,對於飲茶的態度以及茶道的啟蒙,給我直接與間接的收獲,在駐村過程,更是動用自己的時間與資源,協助我在太和的整個駐村計劃。接下來我也要感謝太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郭芳源大哥,給我的支持協助以及容忍我的瘋言瘋語,寶琴大嫂的廚藝及泡茶術,堪稱太和之冠。還有青益製茶廠郭俊男兄常常花兩三個小時費心指導我做茶以及飲茶的知識,他的太太百純對人的關懷以及對教育投入的心思令人動容,還有彩秀伯母,挖空心思把太和有趣、好玩、好吃的,在駐村這段時間,不厭其煩的一一介紹,其他還有許多有趣的朋友,在我的書中都有介紹。對我而言,太和是一個十分有趣,又富有人情味的地方,我所有關於對茶的見解、知識一切皆從太和開始,感謝太和。


駐村藝術家 高閑至 於台北南港自宅中



閱讀全文

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

我在西興的大山大水裡

_吳娟
進駐西興社區,對我而言是一份很特別的經驗。雖同屬於嘉義,但是他與台南縣的楠西鄉緊鄰,也只需一個半小時的車程但在依山傍水的西興社區,就是多了一種蕭瀟灑灑的人文風情。 大埔鄉是嘉義縣境內人口最少的鄉,2007年全鄉人口僅有三千多人,而西興社區只有537人,大山大水的長距離,要集合社區居民在一起都必須大費周章的安排。而熱心社區參予的朋友並不多最主要是當地居民都忙於自己的工作,而且有很多居民並不是本地人,來此置產是為了度假、修身養性。


進駐西興的第一個計劃就是繪製地圖,因為我們認為社區地圖的繪製,對一個有心發展的社區是最重要的,一開始我請一位台北育大學教藝研所的何佳豫來幫忙協助完成此項工作,他也是一位熱情工作有活力的最佳人選,他騎著小野狼去認識西興的每一條路,所以後來辛苦完成的地圖也頗受好評。而在九月我也開始安排和社區朋友們認識的時間與機會。
社區發展的背後總是會有幾位不辭辛勞的功臣,除了西興社區陳理事長的支持與幫助外,我特別要感謝我和小豫尊敬的大姐姐-筱甄姐,也就是守望相助隊的隊長,因為他除了熱心參予社區的工作外,他也提供自己的地方來讓大家會聯誼,此地也變成另一種西興入口處,因為壹些遠道而來的貴賓,總可以在此喝上一杯好喝的現煮咖啡,而當地的朋友更是喜歡來這裡喝咖啡聊是非,只要是筱甄姐的電話魔指一撥家裡總會聚集了很多朋友。當然這也是我最喜歡的節目了,我可以藉此與大家相談,於是在這也認識了很多好朋友,其中幾位也就是我們駐村計畫的功臣。
西興跳跳農場是座美麗的農場,他們告訴我西興社區的大型座談會有時也會在此進行,以往的經驗是指辦座談會來參予的人就不多,所以理事長先辦了一場由陳加盛老師所拍攝和講解的賞鳥幻燈片說明會,另一場由我跟大家介紹一番。
但有趣的是我們也藉著此次精采的幻燈片讓大家更懂得珍惜大埔的特產大關鷲與鳳頭蒼鷹,真是「鷹雄啊」的感嘆,後來陸續幾次的溝通下,我們決定把「鷹雄們」搬上我們活動中心的欄杆舞台,讓她們展現雄風。

除了鷹類以外,還有幾隻具代表性的鳥類,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西興的九色鳥,九色~聽過吧,這是陳理事特別推薦的鳥,因為他說我們西興有”酒”、有”色”也是代表也好吧!!這我倒是認同無法反對,因為我在西興喝到美味的自釀美酒,而美酒還搭配著西興數不完的美色,怎麼能不酒色呢? 服氣了吧。
哎!感謝所有幫忙此計畫完成的朋友,雖然我覺得一個藝術工作者來到這的力量不大,確實就像在大山大水裡丟了一顆很小的石頭”咚!”一聲就不見了!!但,還好至少我們也激出很多美麗的小水花。謝謝這些生活裡的藝術家,在西興你們的一舉一動都是最真實的藝術。

謝謝你們…。



閱讀全文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夢想的第一步-布袋慶和軒


嘉義縣2008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 夢想的第一步-布袋慶和軒

「2008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由文建會指導、嘉義縣政府主辦,自七月中旬起跑至今,在嘉義縣各社區以不同的方式深入探索其可能性。其中將學藝計畫觸角延伸至布袋的藝術家黃文淵,期望藉以創意木工方式為北管慶和軒帶來新契機。藝術家黃文淵表示,在台灣要經營傳統的北管團,一般看來可能就不好經營維持的。由於大環境的關係,現在的慶和軒除了廟會的表演機會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外,像一般的婚喪喜慶之類的案子也是要接,不然真的很難永續發展。


既使在這樣的資源缺乏的大環境下,慶和軒仍舊不斷的自我期許。藉此機會藝術家黃文淵與慶和軒團員們開始建築一個能飛翔的夢想!『如果慶和軒有自己的表演舞台,就可以有一個常設的平台與各類型的表演團體進行團與團之間的交流,進而開創新北管的可能性。這樣的舞台設置也可以跳脫北管團四處跑場的既成形象,回歸到純粹表演藝術的領域。』

慶和軒的劇場舞台利用鄰近的廢棄素材如石頭、磚、漂流木、竹子,廢棄老房子的木頭、木窗、木門,及鹽田的原木電線桿.等搭建。儘管團員們合力收集的過程艱辛克難,卻是團員們為了夢想而共同付出的努力。已為夢想踏出的第一步,期待藉此拓展凝聚保留屬於這塊土地的傳統文化。劇場於今已全部峻工,團長黃錦財特別邀請掌中戲與北管團聯合表演,共同來為慶和軒劇場落成一同演出,來熱鬧與慶祝這特別需要紀念的一天。


布袋北管慶和軒-劇場落成典禮
時間 : 2008/11/28 (五) 7:30PM
地點 :布袋北管慶和軒
地址 :布袋鎮內田180號-35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主辦單位:嘉義縣政府文化處
承辦單位:內田北管慶和軒、台灣水企劃整合有限公司

布袋北管慶和軒-劇場落成典禮流程:
7:30PM~8:00PM 來賓介紹
8:00PM~9:00PM 掌中戲、北管聯合表演
9:00PM 雞尾酒會



閱讀全文

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藝術家日誌--David Haley (1)





--David Haley

我第四次台灣之行結束時,我太太和我與阿邦(曾文邦)、他的伴侶Sandy,以及 外籍詩人、攝影家,也是記者的Mark Coultonhill一起共進晚餐。每次我來台灣,都會和阿邦見面。他是台灣水公司──一個致力於發展與社會和環境相關的藝術計劃的非政府組織老闆。我的台灣之行中,有兩次旅費是他出的。晚餐將結束之際,他問我是否有興趣到台灣西南沿海的嘉義地區參與一個新計劃,主要是討論如何利用廢棄蚵殼來做藝術作品。我回答說,以廢棄物的概念、與水的關連以及蚵的利用等想法,極有可能成為藝術介入的好的開始。




日記摘錄

8月2日

早上六點半,抵達台北。走出機場,立刻被一片熱氣和濕氣籠罩。我的朋友,也是這次計劃負責人阿邦,帶著一位才剛從紐約學攝影畢業、會說流利英語的新助理來接我。阿邦的四輪傳動休旅車有冷氣,太好了!我們向南開了數小時,在一個小鎮的一家露天小吃店停下來吃午餐,然後繼續開到此次計劃的總部(民雄工作站)去小睡一番,因為我們從一大早到現在都還沒閤眼過。接著我們參觀了一個社區手工藝工作坊,以及一家位於湖水中央,魚群環境的自建的五○年代懷舊樣式咖啡館。最後來到我的駐地,那是位於鬧區和布袋港之間一棟店面樓房,現在改為辦公室。隔著馬路對面有一座超大的道教廟宇。我把行李安置好,無視於冷氣機的轟轟作響,又睡了一覺。

晚上六點半,沖過好幾次澡之後,我被帶去接風宴。大倉房前擺了一條長折疊桌,十來個人聚集在那兒。桌上有許多薄薄的塑膠碗和大盤子,顯示是一場盛宴。愈來愈多人到場,他們都一一親切地向我致意。每一位皆把啤酒倒進玻璃杯裡,然後一飲而盡。氣氛愈來愈高昂,直到有人提議應該為我表演一段慶和軒的演奏。他們立刻以軍隊般整齊有效的動作,迅速地清理了餐桌,約二十位團員聚集過來,拿出嗩吶、鼓、鐃鈸和其它打擊樂器。他們表明,這場表演不是像平常的水準,因為他們剛剛吃了東西,又喝了酒。表演相當令人振奮!突然之間,盛大的能量和有系統的不諧和音在夜色中瀰漫開來。數分鐘後,我的耳朵開始適應這東方聲響和節奏──真神奇!我謙虛地向他們道謝,他們開始跟我開玩笑,要我也一起嘗試。他們客氣地稱讚我,但我始終無法掌握那像雙簧管一樣的樂器(嗩吶)。計劃負責人之一載我穿過星空下的道路,回到我的住處。


8月3日

早上四點半,被斜對面閃著霓虹燈的寺廟傳來的鐘聲和唸經聲吵醒。

七點起床、沐浴更衣、步行到附近的統一超商買早餐,走回來後,又得再洗一次澡,再換一次衣服。

九點,藝術家周靈芝(也是這次我的主要口譯員)和其它人一起來接我,到東石附近參觀一個濕地保護區。正好有一個夏令青年遊學營的學員在那裡學著用釣竿釣魚、撈海藻、在人工水塘裡撐竹筏。這塊濕地原來是台糖公司填海造地,準備用來種植作物的,但是卻無法成為理想的稻米或甘蔗生產地,於是他們申請政府補助,植樹「復育」。同樣地,廢棄的水塘不適合養殖,如今也受到污染,但仍有人在那裡捕魚。白鷺、鷹隼、黑面琵鷺、魚、老鼠和蛇構成此地的生態系統。一道四米高的堤防分隔了濕地和台灣海峽。濕地嚮導對他在濕地附近海上射擊靶場一帶撿到的一顆砲彈殼十分津津樂道。

午餐:我們和阿邦在一家以野味著名的餐廳會面 (真人實境電視節目又來了 – 我是藝術家,放我一馬吧!) 我的朋友阿邦喜歡請我去嘗試一些不同風味,不過田鼠、接著是蚱蜢和蜜蜂對我來說,真的是太難以下嚥了。餐廳牆上貼滿了菜單,都是一幅一幅照片。是不是很像一場野味蒐奇的展覽室?或是我們可能面對的未來?這些山珍海味的菜單,有已經烹調完成、裝盤的食物、文字說明和價格。絕跡的物種也出現在盤中。

坐在車內的觀察:

當我們開車離去後,我想著,全球農、漁養殖市場 = 衰落的經濟 = 觀光業!青年夏令遊學營的孩子在學著使用「傳統技巧」。地表上充滿了一塊塊方方正正的淡水和鹹水養殖魚塘,電動馬達在水塘裡打出氣泡,間雜著稻田和甘蔗田。較大的水塘是廢棄鹽田,一度是台鹽公司產鹽所在。也許現在這些鹽田可作為防洪之用?我的思緒紛飛在虛擬地景上-哪非曾經在那兒?哪些應該在那兒?哪些可能會出現在那兒?我也對其它我注意到的事提出疑問。

粉紅色的喪禮裝飾,意謂著死者相當長壽,人生美滿,並且多子多孫。白色則代表死者較年輕。

媽祖廟 – 媽祖是台灣最受歡迎的神衹之一,保護漁夫和海上的人。許多年前,這間廟的主祀神明曾經預告了大災難(颱風)的發生。所以現在她不能再預告未來,至少兩百年之久。

台灣過去以生產蔗糖 (由日本人發展出來)、茶和樟腦為著名。

下午參觀好美寮及好美黑森林

我們的嚮導蘇銀添,是嘉義縣生態環境保育協會理事長。他驕傲地戴了一頂展示黑面琵鷺圖案的寬邊帽,手裡拿了一根枝條,所謂的「故事棒」,在沙上畫著,讓我想到神奇的魔棒,說話棍,薩滿巫師。

河口、潮間帶沙洲和潟湖通道被漁民開闢成漁塭。接著,中央政府宣布這些漁塭為非法,該地區應該回復成潟湖狀態,但地方政府(嘉義縣)卻不理會此一宣告,因為他們不想得罪漁民。在連年超抽地下水層的淡水之下,沿著海岸一帶的地層開始下陷。

建商被請來將沙洲的沙挖走,在另外一處填海造地,以便建新商港。沙洲的變化卻從未在地圖上顯示出來,以致似乎沒什麼改變──因為規劃者從未真正到現場親眼目睹,一切便都好像不曾發生。然而,新的商港阻斷了潮水流動的方向,形成新的沙洲,反而成為港區船隻出入的障礙,於是又花錢請來疏濬公司,將積沙挖起,再付錢找人把沙運往別處。

保持民意高支持度的政治學──是修辭。經濟價值則是──多大 、多快?

蚵養殖業在尚存下來的主要潟湖中產生。

消波塊被丟置在錯的地方,不起任何作用而且日漸下沈。於是得再花錢買更多消波塊。

當地居民從紅樹林根部挖出漂亮的貝類來賣。但這種做法卻會危害紅樹林。政府立了一塊告示牌,上面寫著不可在此採集貝類,因這些貝類日漸稀少,但卻反而更吸引民眾前來採集,因為可以賣到好價錢。

停駐腳步看著沙上── 每一個小洞裡出現一隻非常小的螃蟹,正在慢慢地扒著土,只要有一絲動靜,牠們會立刻縮回洞內。整個海灘充滿了蓬勃生機!

新的紅樹林開始在這個枯萎的樹林中生長,有四種,不過沙洲能維持多久?非常難說。

因風吹雨打、日曬而褪色的遊客告示,字跡和影像變得像鬼影一樣無法辨認──褪色的知識。有個作品的想法──描述未來?一些描述未來地景的說明牌,和一些描述現在地景的說明牌──地圖與地勢/虛構與真實。可提供觀光。
我們在看什麼?為何要在沒有人去的地方,設置藝術作品?
一個未來景象的故事。沈默的知識。思索詮釋問題──誰參與對話?淡水的聲音、養殖業者、跳舞的螃蟹、新生的紅樹林、黑面琵鷺、地產開發商、政客和銀行家。真實性的問題;詮釋的語言──不同的現實、不同的信仰系統。餐廳、美術館、寺廟、縣府、觀光局、醫院。

需要了解經濟條件,不然我們只是一群懷抱奇想的藝術家而已。──當地養殖漁業的年產量是多少?建築堤防的成本是多少?/堤防壽命為期多久?/投資報酬的時間為期多久?這些都是重新規劃土地的經濟學。

漁夫現在很少從海上採集蚵仔。這是一種「文化」變遷,從漁業變為養殖,漁夫變成了養殖業農,謀生方式改變了,節奏和生活方式也全都改變了。




閱讀全文

2008年11月19日 星期三

大埔鄉永樂社區-駐村藝術家王卿-2

駐村藝術家王卿 攝於大埔鄉 永樂社區 。


















閱讀全文

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

2008/11/28布袋北管慶和軒劇場落成典禮



布袋北管慶和軒-劇場落成典禮
時間 : 2008/11/28 (五) 7:30PM
地點 : 布袋北管慶和軒

此次由藝術家黃文淵與團員合力搭建的慶和軒劇場舞台,即將要在這個月的28號周五晚上7:30舉行落成典禮。



黃文淵表示對於慶和軒來說,這舞台是一個夢想開始出現。
[如果慶和軒有自己的表演舞台,就可以有一個常設的平台與各類型的表演團體進行團與團之間的交流,進而開創新北管的可能性。這樣的舞台設置也可以跳脫北管團四處跑場的既成形象,回歸到純粹表演藝術的領域。]

現在夢想的第一步已經踏出,盼望團長財哥繼續帶領慶和軒在這個空間上凝聚、擴充自己的能量,有朝一日創造出北管新的表演形式,屬於鹽分地帶的新北管。



閱讀全文

大埔鄉永樂社區-駐村藝術家王卿-1















閱讀全文

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

嘉義縣2008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成果發表記者會

嘉義縣2008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成果發表記者會
── 回到初衷,從土地出發

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從2005年的藝術節形式,2006年的藝術家駐村計畫,到2007年的重點社區投入。嘗試由藝術家透過駐地生活,與居民深度對話、共同創作,實踐「讓藝術家變成居民,讓居民變成藝術家」的理想。不僅讓藝術與環境結合,更將環境藝術的種子散播至各社區,讓藝術文化真正深入民眾的生活中。

今年藝術行動試著打破鄉鎮或社區的框架,在山區以茶產業作為藝術實踐的場域,在海區以藝術地景為棄置蚵殼謀劃著新的想像,在平原則維持了之前的藝術家駐村的方式。延續把藝術節慶轉型為服務學習的理念,邀請了不同類型的國、內外藝術創作者,還涵蓋各領域的實務及理論工作者。

在時間方面,行動從七月將進行到十二月,以近半年的時間來推動,是三年來辦理時程最長的一次。
其次在地域上,以三大塊來規劃。在蚵貝地景藝術方面,由台大城鄉基金會的蔡福昌主持規劃,包括藝術家的召集與進駐,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參與及討論,並實踐為三天的論壇,進而在東石與布袋地區遴選出適合的區域,發展未來如何利用棄置蚵殼轉化為藝術地景的可能。在藝術家駐村的部份,由計畫主持人曾文邦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工作者分別進駐於民雄鄉的福興社區、文隆社區及西昌社區、大埔鄉的永樂社區與西興社區等五個社區。以茶文化藝術進駐梅山鄉的部份,由亞洲文化協會執行長張元茜策劃了一場愛上茶山的品茶人/藝術家駐鄉計畫,以愛茶人與藝術進駐的方式,在瑞里社區、瑞峰社區及樟樹湖地區與製茶人產生互動,進行「一期一會」的茶文化交融。
為持續這兩、三年來參與社區的連繫,藝術行動還以行動畫室與工作坊的方式進入去年參與的社區,例如義竹鄉的東後寮社區、六脚鄉的新厝社區、東石的四股社區及民雄的環境藝術工作站。以行動學藝的流動概念,建立起不同社區之間的交流機制。
此次成果發表除以民雄環境藝術工作站作為文件展示之外,以茶文化進駐的三組茶人,將於11月8日、12月8日、12月18日等三天,分別在民雄日式招待所、太和清心茗茶推廣中心、瑞里社區辦理三場茶會,來做為動態式的成果發表。期待這一引發各界廣泛討論的藝術行動,能夠持續為嘉義、為台灣的社會注入一股新的能量。




2008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成果發表記者會暨【茶、老友、老樣子】茶會

時間:2008/11/08
記者會流程:
地點:民雄環境藝術工作站(民雄鄉寮頂村民權路66號)

13:30 記者會
13:30-13:35 長官致詞
13:35-13:40 藝術家致詞
13:40-13:50 參觀環境藝術行動成果發表文件
13:50-14:00 貴賓前往茶會地點

茶會流程:
地點:民雄廣播電台日式招待所(民雄鄉寮頂村民權路50號)
主持人:清香齋茶會
14:00 茶會入席
14:20 藝術家表演
14:30 第一席茶
15:40-16:00 音樂饗宴
16:30 第二席茶
17:30 茶會結束

成果文件展示地點:環境藝術工作站
展覽開放日期:97/11/8至97/12/17
展覽開放時間:每星期一至五,上午10:00至下午17:00
查詢電話:05-2269108 李小姐

其他活動訊息:
97/12/8 【”坐飲香茶愛此山”〜阿里山太和】茶會
97/12/18 【萍水相逢-瑞里留緣茶會】茶會

主辦單位:嘉義縣政府文化處
承辦單位:台灣水企劃整合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清香齋




閱讀全文

蚵貝地景藝術論壇-地景藝術工作坊

『2008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
蚵貝地景藝術論壇-
地景藝術方案彙整(創作議題與原則)工作坊(8月13日星期三)
Workshop – making the draft of a working proposal and guidelines for Oyster Shell Landscape Art Works
主要參與者:
梁任宏、蔡英傑
David Haley、Patricia Watts
社區代表、工作人員
其它有興趣民眾
Participants:
Liang Jen-Hung, Tsai Ying-Chieh
David Haley、Patricia Watts
Community Representatives, Staff,
Audience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topic






圖一 參與地景藝術方案彙整工作坊的藝術家,正在布袋嘴文化協會樓下展開熱烈的討論。


圖二 藝術家梁任宏〈右〉在牛皮紙上手繪作品草圖,說明他經過這次論壇後的創作發想〈右起藝術家梁任宏、蔡福昌、周靈芝、David Haley、陳泓易、Patricia Watts、紀錄楊堯珺〉。


圖三 David Haley〈左〉正對藝術家梁任宏〈右〉的創作提議作出回應。


圖四 David Haley〈左三〉提出他參與論壇的觀察,並就他在英國參與環境藝術的實際經驗,進行分享。

圖五 藝術家蔡英傑在工作坊黑板上手繪的簡圖,概要式說明其作品名稱與形式。



閱讀全文

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2008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 蚵貝地景藝術論壇

『2008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 蚵貝地景藝術論壇
日期:2008年8月12日
主題:綜合討論



與談人:鍾永豐(嘉義縣政府文化處 處長)
David Haley(英國曼徹斯特大學 教授)
Patricia Watts(美國 藝術策展人)
蔡英傑、梁任宏(駐村藝術家)
周靈芝(駐村藝術家)
王國英(中央大學環境研究中心主任)
陳泓易(南華大學美藝所 教授)
陳正哲(南華大學環藝所 所長)
蔡炅樵(嘉義縣布袋嘴文化協會 總幹事)
蘇銀添(嘉義縣生態環境保育協會 理事長)
陳建志(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垃研會召集人)
李雅萍(雲嘉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技正)
張峰榮(嘉義縣政府農業處漁業科 科長)
林榮和(嘉義縣環境保護局局長)
林谷樺(嘉義縣政府水利處水利科 科長)
蔡福昌(台大城鄉基金會規劃師、海區召集人)
曾文邦(台灣水企劃整合有限公司)
戴慶堂(東石鄉網寮村村長)
吳淑芳〈東石50分工作室〉

主持人:吳瑪悧(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研究所 教授)
文字整理:楊堯珺

曾文邦:感謝大家來參加蚵貝地景藝術的論壇,經過一天半的討論。我想非常榮幸邀請到從昨天下午一直到今天,參與這次論壇的專家學者以及地方社區的代表,一同參與這個中間階段的討論。在明天於布袋嘴文化協會還會有一個針對地景藝術藝術家之間共同的一個討論。首先跟各位自我介紹,我是此次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計畫主持人曾文邦,再次感謝大家今天來參與這個綜合座談。首先一一位大家介紹參加這場縱合討論的貴賓…。

吳瑪悧: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興在這邊跟大家見面,我想這真的是個非常跨領域的合作形式,不同的專業背景的朋友、還有不同崗位工作的朋友,能有一起對話的機會。我自己今天早上來就聽到非常多樣的,關於我們這個在布袋或者在整個海岸線蚵貝地景藝術創作上,許多不同面向上的思考。一個是從國家風景區的規劃,另外一個是從水利生態工程的角度來思考區域,還有一些藝術的方案,就是一些藝術家做了什麼事情。當然也還包括王國英老師從大氣的角度切入區域和國際間的連結關係,也就是一個地方的問題與狀態,其實是全面的、國際性的連結。最後,我發現在David Haley的報告中其實對我們整個計畫有個蠻大的挑戰。這個挑戰在於,他的提問:當今天海平面上升,我們為什麼還在處理蚵貝垃圾的問題。我們也可以從他的挑戰性思考,作為今天對話的開始。因為我想所有的環境問題其實是文化的問題,所以它一定不是單面向上的事情,而是一個多面向的問題,而且需要跨領域的合作關係,到底這些問題如何產生?我們要如何面對這些問題?也許這是藝術的一個機會,藝術如何去創造一個平台,讓不同領域的人一起合作,並尋找出一個新的可能性。今天在座的嘉賓中有許多是今天的發表人,但我想是不是能先從嘉義縣環保局長這邊開始,聽聽說:到底在嘉義縣這個區域所面臨較大的環境問題是什麼?以作為待會對話的參考基礎。

林榮和:基本上嘉義縣蚵貝的問題對嘉義縣的影響,環保局會跳出來是因為陳縣長從上任以來就非常關心東石、布袋環境衛生的問題,所以一直希望我們能做一些工作。在座有好幾位前輩,包括藝術家蔡英傑,我們都有過密切的接觸,這過程我想農業處科長也相當清楚。基本上嘉義縣的蚵殼在外面流竄的量,大約日產一百噸,量非常的大,雖然現在可能有稍微減少一點。而我們也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努力,所以非常謝謝文化處提這個案子出來,同時縣長也希望我能在短時間內,提出對蚵殼隨意棄置問題的應對方案。基本上,我們不是一個藝術人,所以就用很刻板的環保單位的方式來解決,針對蚵殼堆置的場所,以沿海漂流的竹片、木頭與蚵殼結合,作了一些小小的利用。但希望在座專家學者,在專業的探討下,能提供更有效益的方案,但前提是需要與當地民眾有更密切的互動。我們駐村藝術家蔡英傑先生,就是以環保署的經費,在朴子溪東埔大橋用蚵殼作一件藝術作品,也在堤防上做了一些裝置。但我們這邊很奇怪的就是,運用堤防設置藝術作品,還必須要經過第五河川局的同意。而我原先規劃要設置蚵殼堆場的地方,也受到當地民眾一些異議與動作。因為載運蚵殼的過程中,一些人會認為這個是有價的東西,你要動我的東西就要付出代價。所以,計劃蚵貝地景藝術的相關動作時,可能要去思考一下:如何去說服當地居民,這個地景藝術對當地有什麼效用。我們的同仁也曾利用空閒的時候,嘗試去做一些事情,然而也受到一些居民的反對,說是要把這些東西剷除,但到目前為止也還沒有剷除掉。這點可能是相當嚴肅的事情,所以在推動過程中,如果是由當地居民來執行,可能會好一點。同時若能以最節省經費的方式來執行,可能更理想。我先聲明一下,當初在做蚵殼堆置場時,基本上是人家要蚵殼,我們就會給。此外,也要感謝濱海國家風景管理區,無條件提供設置蚵殼堆置場的土地,讓我們透過農業處而能取得土地利用。若是透過環保署,就會認定蚵殼是「農業事業廢棄物」,環保局是不可以處裡這些東西的。若是要製成消波塊,只要不跟環保局說,而將它介定為農業事業廢棄物使用,基本上就不會有問題,但若介定為「廢棄物」,情況又會更複雜。在這裡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七股有一個例子,就是以蚵殼作漁池的填方。

張峰榮(嘉義縣政府農業處漁業科 科長):各位貴賓大家好,在此代表漁政單位對這個議題做一些回應。養殖蚵造成廢棄蚵殼的問題,從養殖蚵開始就存在。所以縣長上任後,針對蚵殼廢棄物堆置在漁村的情形,就想要積極的改善。剛剛環保局長提到,經過經辦事業企劃書,交由國有財產局,在經由雲嘉南國家風景管理處交由我們提撥給縣政府,再經環保局提出作為東石、布袋兩地堆置場的使用。由背景資料中可以得知,目前已經進行對蚵殼的再利用,進行許多相關的研發工作了,包括消波塊、人工關節等,在水產試驗所,亦從事化妝保養品成分的研究。此外,消波塊在過去使用的相當的多,但是由於結構穩固性的問題,不是那麼強,所以也已經不是那麼大量的在使用了。關於這部份,成功大學對於消波塊的強度研究,若能有進一步的發展,應該能有效改善沿海一帶蚵殼推置的情形。至於有些人質疑:蚵殼是農業事業廢棄物,但就外地人來論漁村時,說詞又有所不同。當地漁村居民會說這是短暫的堆置,方便來年的時候能夠再次使用,至於較小的蚵殼,由於沒有需求就會做其他的處理。嘉義縣政府也結合農業事業單位與環保局作一個處理,目前也已有明顯的成效。令人欣慰的事,做這的處理後,有些種植有機蔬菜的農民,會來洽購以蚵殼磨粉後製成的肥料,因為有機目前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所以若能以蚵殼作為鈣的來源是相當適合的。

戴慶堂(東石鄉網寮村村長):剛剛局長、科長所說的我都相當同意。但目前網寮村就有一個蚵殼堆置場。前幾天還有人問我:村長,你們這裡的蚵殼堆為什麼都沒有發出腥臭味?我回答:因為前兩天颱風才剛來,而且又下了幾天大雨,否則到海邊來一定都會聞道腥味,這腥味就是由蚵殼所散發出來的。因為蚵殼加工取肉的過程中,一定沒有辦法將牡蠣的肉全部取乾淨,如此一來,只要傍晚、陰天的時候,就會有許多小黑蚊出來。剛剛局長也提到,為什麼堆置場旁邊要用不織布圍起來,就目前現有的六個廢鹽灘的情形來看,廢鹽灘裡剩餘的水,可以說是最髒的,若將長竿往池裡插,就會發現水不斷冒泡,其他的廢鹽灘並不會有這個情形,但只要有蚵殼堆置的廢鹽灘旁,就一定會產生這個情形。因為,蚵肉未取乾淨,一遇雨水將之沖入,廢鹽灘與本屬高蛋白的蚵肉就會產生變化。所以我會規勸村民,不要下水捕捉廢鹽灘內的吳郭魚,因為一但在捕捉過程中,不小心被刺到受傷,就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就算送到醫院也是回天乏術。所以,我認為設置蚵殼堆置場會引發許多問題,除非後續的清潔工作能夠有完善的配套措施,否則一但其他村莊也將廢棄蚵殼運過來,到時我們該怎麼辦?有一次局長去視察的時候,我就向局長反應過,廢棄蚵殼應該由養殖蚵農自己去處理。所以網寮人自己養蚵製造的蚵殼就自行處理,但若要讓其他地方的蚵農置放置蚵殼,就一定要將環境衛生的問題處理好。當初不讓人置放就是因為每到黃昏,只要開車從網寮地區經過,車子前面一片黑鴉鴉的都是小黑蚊,甚至小黑蚊多到會被車撞死。除此之外,蚵殼棄置場旁邊的廢鹽灘水池,若拿竹竿插入水中,水面整個都會冒泡,讓人看了十分心驚。所以我希望若要設置堆置場,一定要妥善考量環境衛生的處理,否則對於住在當地的人而言,不僅深受其擾、且深受其害,絕對會反對。

吳瑪悧:由剛剛的發言中,可以發現今年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蚵貝地景座談中,有一個相當有趣的情況。在今年蚵貝地景藝術座談當中,我們所碰觸的不僅是一個視覺上的、美感美化空間的問題,而是一個環境議題,它包含到環境、產業等多個面向。當我們在思考地景藝術的同時,要如何去面對這些不同面向的問題。我想今天和昨天各位都聆聽了許多不同的說法,接下來的時間裡,是不是開放給在座的各位,進行更進一步的回應或提問,丟出一些可以繼續進行討論的問題。我想就先請這個論壇的策劃人蔡福昌說說他的看法。

蔡福昌:其實策劃這個論壇也不是這一兩天的事,我們從8月1日開始就進行一連串的田野調查,包括幾位受邀的駐村藝術家都有參與。我們也知道這個問題本身及背後牽涉的面向十分複雜,不僅是產業的、社區環境的、甚至沿海地區養蚵的問題、地層下陷的問題等。我們都知道蚵生長在淺海地區,如果水域深一點,蚵就無法生存了。所以在蚵能生長的環境範圍─東石、布袋一帶,本身在環境上卻即將面臨一個更大的問題。除了本身產業以及社區發展的問題外,還衍伸出未來萬一海岸線後退,我們維持產業的環境基礎一但消失,不僅漁塭無法養魚,說不定有一天連養蚵都沒有辦法,甚至社區生存的安全也會受到威脅。設計這個論壇與以往地景藝術創作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這個論壇更為集體性,有更多不同領域的人參加,不僅是民間、公部門政府機關也參與其中。因為我們本身是學習建築及景觀設計,常常被別人要求要作出一個作品出來,因此最常面臨的就是形式焦慮,由於設計時決策過程不會公開,有鑑於此我會覺得規劃或是景觀設計這個行業,若想要解決形式創造上的焦慮,所要注重的並不是形式本身,而是過程中的對話,是否能更進一步的被考量。不管是產業的、或是社區衛生這部份的利益。所以,這個論壇重點在釐清「我們為何而創作?我們為誰而創作?」因此,才有這一系列的設計,這是規劃這個論壇的背景基礎。我想時間有限,在座有許多地方人士,有些甚至參與這地方一、二十年來的田野調查或社區發展過程,我想應該會有很多心聲,有更為細部的觀察。未來這個創作是一個集體創作,與其說創作不如說是一個行動過程,不如大家就將自己對這個區域的觀察心得丟出來,讓今天這個會議慢慢形成一個具體化的提案提綱。也許將來可以做為指導方針,而不會走錯方向。

吳瑪悧:我想接下來是不是就請建志說一下,因為建志是位研究垃圾的專家。其實由剛剛的討論中發現,蚵貝似乎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垃圾,一點用處也沒有。事實上,我們剛剛聽到它有很多再利用的可能性,也許建志可以從過去自己的研究經驗中,丟出一些自己的思考給我們。

陳建志:各位先進、在地鄉親大家午安。在談這個蚵貝的問題提前,從歷史上的資料來看,我們蚵的產量大約7000噸,這應該算是海邊地區的寶,大海每年能拿出這麼多資源作為地方產業的脈動。說到這,其實我應該謝謝左右這兩位大哥〈蘇銀添、戴慶和〉當初八輕本來要來網寮這邊設廠,若當時沒有在地的人士出來帶頭反對,可能現在我們這邊沿海經濟就被砸了一個大洞。因為我的故鄉在雲林麥寮,麥寮在沒有六輕來之前的產業與六輕來之後,有著天壤之別。原有的產業是一直在沒落、人口一直在外流,台塑宣稱要在雲林提供的就業機會,到最後只是很多的外勞,所以有非常大的落差。所以,就歷史上來回顧,雖然大家可能會因為時間久了,就淡忘了,可是在這邊我仍然要向這些無名英雄致敬。第二個,回過來看,就像剛剛幾位,如縣府團隊所提到的,其實蚵貝本身應該是一個資源,但誠如我們常說的,當資源被放到不對的地方時,資源就會變成一個麻煩、問題,甚至是人見人厭的垃圾,就像剛剛村長所提的。那是因為蚵本身是一個高蛋白質的物質,所以它容易腐敗、容易孳生蚊蠅,甚至剛剛還提到蜂窩性組織炎等毒菌也可能會在高腐敗的環境中滋生。如果像林局長剛剛所提,估計一天約有一百噸的蚵貝量,那麼顯然過去採取所謂的暫時儲存、堆置的策略可能沒辦法應付每天就是產生這麼大的蚵貝量。因為今天若請教在地的朋友就會知道,我們這邊蚵貝的量不僅是在地東石、布袋地區的量,像隔壁台南縣的蚵仔也會運到這裡加工取肉,我們這裡可能是技術太好所以大家都將蚵送到這裡,所以那個量就越來越多,所以變成若它沒有去化的方向,只是堆,一定會堆出問題的。不管是現在幾個村,或者每個村平均分擔,這些蚵貝總是會越來越多的,因為去化管道若不夠通暢,絕對會越來越多,演變成環境衛生、景觀問題,還有一些我們想像不到的問題。所以我可能會具體的建議一些,在剛剛去化的管道方面,不管是在地的社區夥伴從常民的智慧,將之運用為白灰,或者現在常在談的生態工法等。其實我們現在所謂的生態工法,常常只是用蛇籠,就是以鐵絲綁一綁、放一放就叫生態工法,但整個環境其實是醜的要命。如果是用白灰、紅糯米、紅糖等作出造型,不僅看起來美觀,而且實物上比現在的水泥更堅固。這方面,從過去的歷史去找尋解答、找尋一些產業的出路,在這方面是不是可能有進一步的研究。因為最近政府也在大力的提倡生態工法,而經費也是由主關機關編列,不知道有沒有可能是在這方面進行一些先驅的研究,就是將一些去化的模式、甚至這變成未來地方一個我姑且稱之為白灰產業的新可能。除了作為材料的應用外,剛剛也有提到飼料、藥品、化妝品或者甚至有機生產補助的資材,這方面是不是能透過縣府,或社區大家來提出一些蚵研。不管是找水產養殖所,或者中油的生技團隊,邀請這些團隊來共同研究。因為它就是有這麼多的量,如果它的去化管道、產品的附加價值能夠被規劃出來,絕對會是未來很好的一個產業發展。再者,某種程度也有從在地美學的角度轉化為創意產業等,這些從過去的報章雜誌中可以看到,東石地區的社區藝術家,有發展用蚵貝作為地方的,如高腳鞘等等的藝術品,這方面是不是也能作一些努力。最後一個,是回應David Haley剛剛提及,我們這個地區除了蚵貝問題外,對於長期危機的因應〈如:全球暖化〉,我們地方的產業應該如何去面對、思考。我們現在在面對球暖化、減炭的議題有在談的,包括植樹等等的推動,透過蚵貝作為地質改良、或是結合綠化、美化的課題,一來可以營造這邊的居住環境,因為北回歸線意味著太陽非常多,相對而言如何營造一個比較有綠蔭的環境,讓大家不管是對於在地人,或者是外地人都比較舒適,進而願意來這邊參訪,其中所最需要的可能就是樹。另外減炭的過程中,也有一個減炭的產業,像是種樹,這些都可能會變成未來的一個產業。包括透過結合社區,當然這中間還需要一個中介的角色,例如計算種這些樹底能夠減多少炭,是不是能作為一個認證,甚至是一個交易的項目,這部份可能是後續大家可以來思考的。基本上,面臨現在這樣一個現況,以及對未來的危機處理,還有西南沿海地層下陷的問題,必須透過知識產業的建構來回應這個挑戰。

吳瑪悧:謝謝建志。其實建志幫我們提到蠻多面向,包括廢棄的蚵殼如何利用,同時也針對生態環境的改善,如:綠美化的問題,如何利用蚵殼然後改善土質。我突然想到最近聽到的一個消息,不知道環保局或漁業科是不是可以協助回答。似乎李鴻源老師對嘉義東石、布袋一帶養殖業者,已經有很長的一個溝通互動過程,他們想到一些解決方案,好像幫包含到轉業,不知漁業科這裡是否有相關的業務。

張峰榮:主持人,這部分應該是水利處辦理下有關治洪池部份,曾經與漁民進行溝通,至於轉業的部份,我到不是很了解如何協助漁民進行轉業,特別是現在漁村這樣沒落的情形,不知道其他局處是否有這樣一個方案。

林榮和:因為我是從八十幾年就參與,包括建志兄與炅樵、銀添兄,我們都曾經大戰過好幾回合了,就是針對環保和生態不斷的相互互動。但我必須重伸,我們並不是刻意要將它堆置在那裡。基本上,整個嘉義縣就是沒有人願意將它整合,才會堆置在那裡。因為一但經過乾燥後,就會有人馬上把它帶走。我們今天的主題是蚵貝藝術,但萬一有一天蚵貝的取得發生困難,那麼該怎麼進行?目前嘉義縣就有一間蚵殼研磨的工場需要相當大量的蚵殼,將蚵殼研磨後作為飼料、肥料,所以蚵殼可以說是有用的。當初在蚵殼堆置場旁的蚵貝藝術作品,這些蚵貝並不是沒人要,而是有價取得的。剛剛村長講得很有道理,臭味是因為取肉取的不完全,而且刮取肉後蚵殼就丟掉,若是現在要將蚵殼集中在一個地方,沒人願意去做這動作,因為大家希望方便。而我做的,就是找一個點,將蚵殼放置在那邊,這是為了要解決村裡的環境衛生問題,所以勢必會造成集合的地方環境衛生的問題。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可能需要先將蚵殼篩洗完後再進行堆置,但現階段要撥出這樣一比為數不小的經費,是相當困難的。如果地方沒有辦法取肉取乾淨,且寧願推在村莊裡,那這部份又要誰來做。所以蚵殼這部份,是不是有人要的話就負擔運送費用即可,只要有人要就給他,不然就會有一個盲點,變成不能直接給他而需要進行招標,如此一來,大家心裡會想:我又不一會得標,為什麼要投資這一筆錢。所以這是比較特殊的情形。而我所做的就是收集蚵殼,暫時堆置,後續像蚵殼進行創作,一定要乾的蚵殼才能去做後續的工作,所以堆置場的作法就像是「在地烘乾」。因為廠商也不想負擔多額外的支出,因此現有的作法就是請廠商自行到堆置場去看,若廠商確定要蚵殼就必須付出代價,要給整理的人一筆經費,這可能是比較好的。所以如果剛剛堆了,萬一突然有去處,那麼要作地景藝術時就沒有蚵殼了。基本上要作地景藝術時,一定要有東西,我剛剛也與處長聊到,以前六輕準備要設廠時,道路需要奠地基,就是希望利用蚵殼。民國八十六年六輕台塑已經承諾要用這個東西,可是鄉親知道後的反應是,要就要跟我買,六輕沒有辦法接受,廢棄的牡蠣亂丟了,放到不應該放的地方就是廢棄物,但是堆置後就變為有價的,可能還可以幫助生計。比如藝術家蔡英傑教我可以把廢棄的牡蠣,用鐵絲綁一綁,作為堤防旁自行車步道的防護,因為原先使用鋼索都被人剪去賣了。所以我後來就買漁線將蚵殼串起來,這樣最少我有進到政府機關應盡的告知義務:自行車在行駛的時候兩邊會傳來叮叮噹噹的聲響。此外,東石大橋橋下的紅樹林其實是人工去種的,但是若告知第五河川局,就變成種的人要負責任,因此我就回答我沒有種,那是他自己長的,而且長的很漂亮,紅樹林中也充滿很多美麗的鳥類。所以基本上,我們也有做廢棄牡蠣殼再研究的工作,也發現它可以作隔熱牆,所以在東石漁人碼頭有一個蚵殼屋,蚵殼屋並非全部是用蚵殼蓋的,只是在外牆貼上蚵殼。而藝術家蔡英傑也以蚵殼作了許多作品,例如:東石鄉農會。

吳瑪悧:我在想我們可能會從上題目產生一些誤會,以為要從蚵貝來創作,所以也許我們請文化處處長,針對這次座談的軸心,再做一個說明。關於蚵貝地景藝術就竟在做什麼事情。

鍾永豐:我想我們會有這樣一個題目,起源於三年前我們在從事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時,在與吳瑪俐老師合作的過程中,逐漸擺脫不只是去一個地方,讓藝術家作一些漂亮的東西,放在那個地方做美化而已。其實在三年前,我們在大埔活動時,就希望藝術能夠作為一個論壇,能夠作為一個平台,讓地方上面臨同樣一個問題,關切這些問題的朋友,能夠共同來談一個東西。所以不見得我們會談出問題的解決之道,但是希望這個論壇能夠持續下去。所以我們在大埔的工作直到現在都還在進行著。同樣的,在大埔的時候我們也意識到,在嘉義縣要面對的環境問題,最嚴重的兩個地方,一個除了平原外,另一個就是海邊。所以很感謝剛剛從林局長到農政局的發言。從裡面我們可以了解這個問題的複雜程度,我們文化局也沒有那麼天真。事實上,在去年提出這個計畫時,我們也不敢像一般單位,請一兩位藝術家,找一兩個牆面,用蚵貝藝術作一兩件裝置。因為我們了解這個問題的嚴重程度。包括在一兩次主管會報上,我們和局長、農業處長一起討論蚵產業、蚵產業廢棄物怎麼認定,就已經是花很多時間,卻都不一定有答案,所以問題的嚴重性並非單單提出一兩件作品就可以解決。所以思索是不是可以經過地景藝術的討論或裝置,能回應或導引出這個地方的關切,至於到底是不是要用蚵貝來做一個地景,我們還沒有決定,這只是選項之一,也許是用別的。最後我要說,我們在海邊舉辦這樣一個地景藝術的探討,我想不會只有一次而已。我們希望每年都能持續這樣一個題目,每年都能有不一樣的人,針對不一樣的面向,提出一些不一樣的看法出來,甚至每年能夠邀請一些這方面的藝術家、策展人與我們一同來探討這個題目。剛剛大家在談論的過程,也讓我想起我住的地方所面臨到的問題。因為我的家鄉在美濃,美濃是種菸草的地方。其實我們談到菸草時,遠比蚵農談到蚵產業時更絕望,因為事實上是沒有別的出路,種菸葉只要一談到健康問題,它的標籤是撕不掉的,所以一直到現在,我們都沒有辦法尋找到其他的出路。但是蚵農、蚵產業與菸業其實也有點相似,就在於產業發展的同時,出現了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處裡的問題。但是,這方面比起美濃似乎又有比較寬廣的出路。在此,非常感謝各位的參與,也感謝林局長剛剛的發言,讓我們不那麼天真的以為蚵殼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東西,後來才知道原來它是要錢的。我覺得能夠談到這一點就是非常珍貴的,可以說是這個論壇上很大的進展,而這也讓我們擺脫蚵貝地景藝術可能非得用蚵貝進行創作的思考,所以事實上是解放了我們對這個議題的視野。

林榮和:我想回應一下,我非常支持這個論壇,但我強調一定要多元化。而地景不代表不能做,地景藝術也有它這一塊可以經營的。我坦白的說,布袋蚵殼堆置場,也就是經由農業局取得的那塊地,我們也想說那地方旁邊還有一個廢鹽灘的倉庫,這地方似乎還可以作一些運用的。不過,我還是強調一定要多元化。但對於地景的部份,還是不要這麼輕易的就把它放棄掉,如果說可以去克服網寮村長的問題,我可以跟各位報告,臭味也是只有最上面那一層才會發臭,因為覆蓋在下面的部份就不會有這個現象。所以我也常請蔡英傑找一些東西,只要花費不大,環保局都很樂意配合一起努力。

吳瑪悧:從今天這幾位報告人所參與的議題我們可以發現好幾個面向,水的問題,例如:淹水的問題、氣候暖化的問題。然後到整體生態環境規劃、招潮蟹生存的問題、包含陳正哲老師所提及原生建築的思考─用地方的材料來做。我想這些面向就已經蠻符合這個論壇的主題,把蚵產業拉到一個非常寬廣的面向來討論。那接著可以用較輕鬆的角度,讓與會者針對剛剛的討論作一些回應。

蔡英傑:前幾年我跟收集廢棄蚵殼的廢棄場買過,一車三千塊約25噸。另外我有一個問題要向局長報告一下,關於外地來的蚵,因為他們都是整捆直接放到籃子裡,都沒有在清洗,但是東石、布袋這一區的蚵,都會清洗的很乾淨。這些外地來的蚵販,是不是有辦法可以宣導一下,先清洗後再運進來嘉義縣,因為這會讓臭味減輕。我從事蚵貝藝術也有很多年了,但真的是九牛一毛。因為蚵貝的東西說要美化牆面,實在是有些困難。所以我建議是不是能從點到面,在東石、布袋一帶,鼓勵居民在美化牆面時可以運用蚵殼來貼附,慢慢可以消化一些蚵殼,而建築景觀也會有一些改變。因為,東石現在的海水浴場如果仔細去看,似乎是使用洗石子而不是蚵殼。另外,蚵殼棄置堆的問題是不是真的能轉化變成景觀藝術?這麼多的廢棄蚵殼堆,不是任由它隨便亂到,而是經過規劃的,例如:堆置成圓錐形、麵包形,使它有一個視覺效果,來改變棄置堆的景觀。因為畢竟蚵殼棄置場的問題相當複雜,究竟是誰要提供土地?而量也很難消化,因為每一年、每一天都是這麼多,光是一兩個據點以蚵殼作地景藝術,還是無法消化這麼大量的蚵殼。

陳正哲:我非常認同蔡英傑的想法,我剛剛也是在思考這些事情。我的想法是將工程和藝術兩方面的事情結合起來。因為這麼大的量要消化一定要靠工程的思維來處裡,其實是有一些方式的,例如:將蚵殼粉碎加壓成形,讓它變成材料來漆東西,這可能也是一個很好的作法,但這可能又涉及另外的問題。所以我先就藝術的角度來談,在藝術角度裡面,我們最關心的還是社區丟出來的問題,這個是一個重點。因此剛剛也提到廢置場的問題,究竟廢置場怎麼處裡?它本身應該是經過規劃設計過的,而可以去表達一個藝術的形式。我想不只是它堆放的形體、堆放的場,怎麼樣避免掉剛剛提到的問題,我覺得這應該是可以設計的。還有剛剛提到,清洗的過程,如果它是這麼大量,這麼壯觀的話,是不是可以作一個適當的裝置,清洗的過程就像一個表演。也就是當大家努力的來過生活,努力的作工作時,往往連休閒的時間都沒有,那麼藉由這樣的一個設計活動,是不是某種程度貼合社區的需求。我們剛剛所談的都是針對堆置場的部份,除了堆置場外我們還有很多棄置場之外的蚵殼廢棄堆。他可能就懶的載到堆置場,找一個地方然後就自己開始慢慢的堆置,我也不要用,我也不用買,反正要用就有,就是先讓它堆放在那裡。所以這樣的一個堆放行為就產生在個人的身上。如果說這個東西可以透過一些建議,讓它堆放的方法或形式有過一些我們的規劃,搞不好這些家家戶戶的堆放行為,可以產生一些整體的地景,其實這也是一個不是屬於丟垃圾的行為,而是叫作藝術。就居民本身也能夠提升他自己對這行為的認定,這個價值受到肯定或認定後,我們也會彼此規勸或規範,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應該一起怎麼做,那麼這個共識一但建立,我想這是一個非常不一樣的一個蚵農的村莊。

吳瑪悧:我想陳老師幫我們刻畫了一個空間劇場的概念。就是說這個產業之下有非常多不同的行為,加上這些行為我們看到物件與事件如何形成一個空間劇場。這東西本身透過一個設計的過程,一個階段,讓人生活的過程可以被看到,這可能就變成這個地方的特色。就像我們現在一進到東石、布袋,我就會看到非常多的蚵殼,但一個觀光客不一定會知道為什麼蚵殼要堆放在那裡,它的過程是怎麼樣子。所以或許通過藝術家讓那個過程也被看到的同時,事實上也有必要讓堆置的動作更符合環境要求。例如:不會有惡臭的產生、清洗的過程也可以成為整個設計的一部份。這是一個蠻好的想法,我們可以重新去思考整個東石、布袋他到底如何透過空間設計,讓步驟本身就成為一個一方面是生活的一部份,另一方面他同時也可以被觀看。不知道梁任宏老師有什麼想法?

梁任宏:我今天學到David Haley的一句名言,他說:溝通很重要。溝通除了講之外還要聽,我今天除了在各位專家,也同時在地居民的面前聽到很多很多事情。所以基本上我在這裡學很多。既然聽的話也是要講,所以我想請教幾個問題。我先請教村長一個問題,你在這裡跟你的村民,對未來的期待是什麼?現在快樂嗎?第二個,我想針對公部門請教一些問題。其實在我看來,目前蚵殼可能是一個問題,但超越它的其他問題可能更嚴重,例如:地層下陷的問題。假如說我們忙著解決地層下陷的問題,那是不是也有一點像青蛙,在沸水裡面一直在煮,在煮的時候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也已經在發生。這個部份我不知道政府部門在這些部份有沒有真正的對策,可以提示出來嗎?另外一個是,在座的專家或在地居民,應該對這裡有一份濃厚的情感,有誰可以說一個比較具體的,想像一下對這個地方未來的期望,我非常樂意聆聽,謝謝。

戴慶堂:前為止我們網寮人還算快樂,但至於剛剛談到的蚵殼問題。因為我最近正在爭取觀光預算,所以我比較有接觸一些觀念。例如:我常跟村裡面的人講一個觀念,假如外傘頂洲沒了,我們整個嘉義縣都沒辦法住人了。為什麼?因為風浪會直接打到這邊。像這次鳳凰颱風來的時候,像九號的報紙就報導,我們網寮村又有一個新的沙洲跑出來了,新的沙洲跑出來,我們網寮的蚵仔被埋掉很多。前幾天和縣長一起出海參訪,我看到現場也下一跳,我兩個月前才跟村裡的人說:怎麼有人這麼笨,將蚵養在沙上面,最少養蚵應該養在沙之上,原來是沙洲堆起來,所以將蚵棚埋起來了。所以談到對以後的展望,我常說:我絕對相信三年風水輪流轉,現在很好不代表以後就很好。像我們都是靠海吃飯的,以後的展望如何?真的不敢講。我也會跟我大哥說,你已經六十幾歲了,應該快點將蚵棚都賣掉,他問為什麼?我說:你現在年紀這麼大了,你還有辦法工作多久。就算繼續做到六十五歲好了,那些蚵棚早就被沙埋掉了。前兩天我才剛聽到一個名字「凸堤效應」。其實我們網寮以後樂觀嗎,目前還算是快樂,可是以後我覺得不樂觀。因為以前小時候退潮時我們還可以在海邊工作,但現在要看初三、十八,也就是要等到大潮時,我們才可以看見海埔地,不然都不見了。所以對於以後的期望,真的不敢說。網寮的居住環境大約只有四公頃,而網寮人約有一千六百多人,其他地方都是國有財產局的,現在要跟國有財產局購買,他們又說是風管處的,到現在我們網寮人想要買土地,又說不行,因為國土復育。到底什麼是國土復育,我實在不知道,既不能開發,又不能買賣土地,這樣就叫國土復育。其實關於蚵殼,在網寮有兩個成功案例。網寮國小剛建好時,樹怎麼都種不活,結果當時往寮國小校長陳仁和就跟我說,拜託你把怪手開來。他將地挖洞後把蚵殼埋入,上面再填土,最後再種樹。結果所種的樹,每一棵都活起來。我也用這個方法,在網寮北邊種樹,一樣每棵樹都活起來。所以蚵貝是垃圾嗎?我覺得應該可以再利用。剛剛處長也說,六輕要買蚵殼的問題,其實到最後是因為他要的量太大,我們沒有辦法給他,因為那時不知道要幾噸,其實我們嘉義縣的量應該沒有那麼多。還有剛剛環保局將問題推給農業處,這個做法並不恰當,因為蚵仔若是撈起來馬上取肉並不會臭,但是若等到隔夜,連加工的人都需要戴口罩,否則真的沒辦法工作。而且台南縣的蚵上面厚厚一層泥,怎麼不臭。但問蚵販:能不能洗一洗再加工?他們會說:不划算。因為他要請人清洗需要相當的成本,但是雲林縣卻可以洗一洗再載出來,然後一公斤賣五十元,這是依據去年的行情。他們一公斤賣我們五十元,我們一公斤要再賣五十元的話豈不是賠錢,我想嘉義縣的生意人可能也要研究一下。

吳瑪悧:關於剛剛還有一個問題想請問公部門,好像是關於地層下陷。

林榮和:我先就剛剛的部份回應一下。並不是其他縣市的蚵進入嘉義縣就算環保局的業務,蚵殼並不是環保署的權責,我一直在強調,農業廢棄物絕對不是環保局的業務範圍,而是農業單位,因為它是有價的。而剛剛談到地層下陷,我要替海邊的漁民說一些話。地下水層的注入是從上面的水一直流下來,我們看看現在的水溝是水泥的,道路是水泥的、柏油的,以前的曬穀場是泥地,現在的是水泥,我們稻子不種了、甘蔗不種了,這些都是水分很多的。自然的注入地下水才可以補充地下水層,這邊我想有一些專家學者,對於這部份我可能也會有一些誤導。但嘉義縣的地層下陷算是雲嘉南地區中最少的,雲林、台南都比我們厲害。這邊的漁民已經很少抽地下水來養殖了,已經非常少了,所以關於地層下陷這一塊應該是要種樹,不能把全部的責任歸咎到漁民超抽地下水上。我在環保局時,若去工廠抽查,發現工廠是抽地下水作為製程,我一定會移送到水利單位再去查查他的水井是否合法。我們嘉義縣有規定,是不可以挖深井的,像是鹿草、太保這邊都不可以挖深井。基本上剛剛談到蚵殼的滲水性非常好,應該可以取代墊高等工程的用材。我必須要重伸環保局沒有辦法管到台南的蚵仔運送情形,坦白說嘉義縣環保局跟台南市、台南縣不一樣,我們沒有清潔隊,我也是一般的事務人員而已,以上是我的回應。

吳淑芳:各位來賓大家好,我是東石鄉在地人。我想給主辦單位一個建議就是以後類似這一類的論壇,是不是可以多邀一點在地的居民,尤其是社區居民。因為我覺得今天所說的問題,我相信在座諸位接受這些資訊可能都很豐富,可是地方的居民永遠都不知道:他可以去知道蚵殼如何運用,知道環境保護,知道關於產業如何和文化各面向做結合。所以希望以後這樣的資訊能讓社區民眾多參與。有可能主辦單位有邀請,只是大家沒來參加,所以可能要一次又一次,或者運用一些技巧讓我們社區民眾來參與,這也是政府應盡的責任,讓民眾知道有這樣的問題,知道問題之後,才知道要怎麼樣配合政府機關或者其他民間團體所提供的協助。此外,回歸到原點,社區的工作是非常重要。今天陳正哲所長的報告,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技巧,可以透過活動的參與來認識我們今天所討論的種種問題,這也是我對未來的期待。

吳瑪悧:關於在社區活動上,我們請這次活動策劃人蔡福昌作一些回應。

蔡福昌:更好的方式應該是更多的人回到這邊。

吳瑪悧:她的意思應該是讓更多人進入社區進行活動。

蔡福昌:關於這部份是一定要辦理,我相信曾文邦與吳瑪利老師應該比我更清楚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的整個過程,因為它在嘉義縣已經持續四年。其實它也對社造、文史、藝術、建築等各領域背景的人有相當大的啟發,因為大家的方式都不太一樣,但這種方式相對而言更為親近、活潑,只是說這牽涉到需要更長期的動員。但這種由上而下的方式,最好是在地就有一些苦幹或節點,就像是炅樵或剛剛發言的女士。外來者的角色則比較傾向是一種外來的串聯,由內到外的動程,共同行動的網絡,我們是一個團結網絡,這樣行動起來才會比較有力量。

蘇銀添:主持人,各位大家好,我一直在等待何時被點到,我們局長從頭到尾一直在點名我,但我都還沒有發言的機會。其實我和局長已經認識十幾年,剛剛局長提到為什麼今年七、八月的兩次大水災嘉義縣都沒有什麼災情,其實不只這兩次,這兩年來嘉義縣都不曾有過重大的水災,我大概解釋一下。其實是因為海邊這裡所下的雨量,並沒有集中在很短的時間內下很多的雨,所以不會一下子就淹上來。另外一部份,以前不管下多下少都會慢慢累積上來,為什麼會累積,因為水一直排不出去。原本像這兩年的情況還是會淹的,為什麼會淹,因為水間歇性的下,又排不出去就會淹水了。但這兩年之所以獲得很大的改善,原因很簡單,是因為人為的因素,是不是有心去做的問題。另外,剛剛局長有提到一個令人很感動的地方。我這二十多年來很少聽到公部門的人對地層下陷問題的了解這麼清楚,常常聽到的就是一句答案「超抽地下水」。但是「超抽地下水」裡面還是有許多很複雜的因素在,這部份除地下水的補注外,還牽涉到水資源合理分配的問題。我另外補充一點,為什麼沿海地區的問題還是這麼嚴重,這部分公部門比較避談,就是「抽砂、填海、造陸」和「凸堤效應」的問題。這是造成沿海地區沙洲不斷流失主要的因素,地層下陷的問題其實已經慢慢在緩和下來,沒有那麼嚴重了。此外針對這個論壇的主題,我感到一個驚喜、兩個解放。驚喜的是,像福昌說的形式創作的焦慮。我一直在想以前像這樣的論壇、講座等我一向不喜歡參加,因為講再多也沒用,講了以後,後續就沒有了。可是今天會來參加,是因為有許多好朋友一直在邀約,包括福昌,大家都是好朋友。所以真心希望這不僅是一個形式而以,一種創作形式的焦慮。它應該是可以一直持續下去,這樣才真正可以看見希望。另外兩個解放的部份,其一是關於坐在我身旁的建志,他那壺不開提那壺,我從昨天就一直聽到蚵農在說:蚵殼的問題多嚴重、蚵殼量多大多大等等、每年這麼多堆積如山、又要堆置哪裡等等,就感到很憂慮。針對這點,建志就提到,如果八年前不組擋八輕進來設廠,今天就沒有這些問題。我說的解放,也要感謝局長,因為局長說蚵殼這麼多不是問題,甚至要以蚵殼從事藝術創作可能還會不夠等,因為有一些商人需要、也有一些研發團隊需要、建築工程需要等,這些需求讓我感覺比較輕鬆,這是一個解放。另外一個解放是關於村長所提到的「外傘頂洲」的問題。外傘頂洲持續在流失當中,它的高度一直在降低,讓我很心痛也很質疑的就是,有一些專家學者一直拿空照圖告訴我說:外傘頂洲沒有消失,它還越來越大,這完全是昧於事實。它的高度一直降低,以後可能就會變成淺沙洲,慢慢就可能會不見了。這會造成很大的問題,就像村長說的:我們以後都不用養蚵了。所以談到這個部份,也讓我心頭稍五味雜陳,就像我昨天解說潮間帶的變化,這是一種驚喜,但是是很悲哀的驚喜。此外,我也藉生態的角度稍為談一下,我們有談到蚵殼的用途可能可以製成以取代消波塊的功能。如果以相對比較的部份,我當然比較希望用蚵殼取代水泥消波塊,這個是很明顯的,因為蚵殼是自然的東西。就像局長所說:就讓自然回歸自然,這是很理所當然的問題。可是這個消波塊,若我們回歸到消波塊本身功能性的問題,它造成的後續的問題、缺失等,這些問題我們可能都要去思考清楚,我在這裡也不做結論性的說明,消波塊也有許多作用。但如果真的想要用蚵殼來取代消波塊的話,是不是趁這個機會思考一下消波塊到底有什麼樣的缺失、問題,然後一並解決,這樣可能會更理想。這些是我基於生態環境的角度,所提供的幾點意見給大家參考,謝謝。

王國英:我本身是從事氣象這方面的工作,很感謝主辦單位邀請我來參加這個活動。所以若你們不介意的話,作為一個學者我有稍微說一下我的看法。我剛剛聽到村長所說:堆積的問題、蚊子飛來飛去、臭氣沖天、還要燒報紙驅蚊等。然後有聽到環保局長說蚵殼是有人要的,可能價格還蠻好的。然後又聽到鐘處長說蚵殼是個蠻嚴重的問題。所以就一個學者的立場,我聽到兩種完全不同的聲音,一方面說是問題,另一方面說很有經濟價值,有些商人要使用等。站在環境中心的立場,覺得這個問題很嚴重,也很有趣,我回台北之後可能可以開始著手整理一些資料,若村長願意也可以到中央大學來演講。我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前不久我讀到一篇文章,內容是說在澳洲有一位生意人,將象的大便做成紙來賣,而且賣的很好。由於她的太太是泰國人,所以他就到泰國去收集象的糞便,然後做成紙。作為一個局外人的立場,我認為可能商業會是唯一的出路。我想或許可以辦一場辯論會,讓兩方來辯論,我相信真理會越辯越明。不過我想商業、經濟可能還是比較好的出路,試想想大象糞便都可以做成紙來賣,還有什麼不可以。

David Haley:我非常高興能有這樣一個對話的機會,讓本來可能視為是無用的、廢棄的蚵殼可能可以變成鑽石。透過這樣一個對話過程,我們發現說蚵殼可以有很多種的用途,本來以為無用得、問題的東西,透過這樣一個討論、對話我們發現我們看待它的一個價值已經在改變了,其實我們可以用廢棄的蚵殼作許多事情,包括把它當作材料、肥料,甚至於上週去拜訪水利局局長時有一個提議和計劃:希望用蚵殼來作為淨化水的物質,所以可能會針對這進行一些實驗、研究。前天我有跟社區居民見面並進行一些討論時,有問了一些問題:居民們覺得在台灣最重要的資源會是什麼?當然每個人都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意見,當時Patricia Watts也是一同與居民以圓桌的方式展開一些對談。不過從我的角度所題出第一個重要的是「淡水」。因為沒有辦法吃鑽石、喝石油,倘若沒有淡水,我們的生命就沒有辦法維持下去。所以在台灣,探水的供應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坐在這裡從窗戶往外看,是三十年後的話,有可能看到的一切景物都被淹到海水底下。所以對居住在這裡的社區居民及工作者而言,也許可以不斷把焦點關注在問題上,但也許也可以把關注焦點移到未來的機會上面,端看自己如何取決。在英國西南部有一個小鎮,兩年前他們把自己的城鎮稱之為轉型程式,因為城市裡不再有碳的排放,而他們也將這個原則視為是做任何事情之前應最先關注的問題,無論是政府部門、教育部門、住宅住屋部門、食物生產部門、甚至於藝術部份任何一個領域都會先考慮這個前提。現在英國大約有兩百個城鎮希望以這個轉型城市作為學習典範,事實上先不要談其他的部份,單就經濟的角度上而言,這也非常符合經濟的標準或條件。所以現在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因為在這裡的社區有機會成為全台灣第一個,不再將眼光只是投注在眼前問題而能將眼光轉向未來並實踐的第一個城鎮,謝謝。

吳瑪悧:David基本上關注的議題,將我們的視野拉高。我們不斷談蚵殼的問題,但這只是眼前看得得到的問題,它也許被解決了,可是可能無法解決更大的環境面向的問題,例如:沙洲不斷消失、海平面升高,我們本來就居住在一個較低窪的地區,恐怕以後淹水問題會更加嚴重,這些問題可能較蚵殼問題更為嚴重,不過整體它也是一起的,這也是我們今天在考慮地景藝術時所要面對的整體面向。

Patricia Watts:我剛剛聽到有將蚵殼磨成粉然後製造東西,在過去的案例裡曾有人將煤碳的灰飛與水泥結合製成消波塊,也許可以嘗試將蚵殼磨粉作為黏著劑加在裡面。

吳瑪悧:不知道與會人士還以沒有要做回應的。可不可以請李技正作一下回應。

李雅萍:其實今天這場會後座談,我也是留下來學習的。因為今天早上的報告是就規劃層面,在地景藝術作上比較難提供直接的幫助。剛剛與會人士提到很多關於利用蚵殼來種樹,對我們而言會是一項在推動觀光時很好的方法,可以作為地質土壤改造。因為沿海發展觀光上如何改善地質,讓樹可以種的起來一直是最大的問題。我們管理處成立以來,相關案例經驗成效都不是很好,而報紙上也曾經登載過:為什麼公家機關的經費都拿去種樹,結果還種成這樣。枯死就算了,還一整排都枯死。既然現成有蚵殼的資源轉化再利用,我是蠻建議說,因為現在當蚵活的時候是漁業單位在管,死了之後是廢棄物,但中間被運用的這段過程究竟是誰在管。我小小建議若與會單位可以建立一個體制,例如:建築廢棄物就有其專屬的法條來認定並管理,是不是蚵殼由某種資源回收的場所或廠商回收後,經過一些加工再製後,接下來下游的工程單位,就是運用單位要如何去取得,當然是有價的取得。這麼一來原先被認為廢棄的東西,可以真正變成有價的東西,使當地居民不會再隨處棄置,這對整體環境問題的解決可能是經濟價值的再產生,這有賴公家機關更深入的研究。此外在景觀部分怎麼運用,各方面的投入要怎麼配合才會有更美好的結果出來,有賴大家的努力。

蔡炅樵:終於有機會可以發言了。我和David喝了一星期的啤酒,學了一句話「對話未必產生新的知識,但是可以改變我們思考的方式」。其實今天很有趣,這個對話是在誰的場域?是誰設定的?當然是文化處。所以找來這樣一群人,有某種議題的設定,這其實都非常棒。但我會期待下一次的地點設在環保局,然後環保局可以找一票人,其中只有一兩個藝術家而已,但是其中與環保這個議題的視野一定會打開。下下次可能就換到農業處,我相信所找來的人一定非常不同,當然我們也很期待雲管處可以來讓我們對話一下,這個對話一定會更多元,更有趣。我覺得榮和兄這十幾年來,真的是嘉義縣的環保戰士,就像是打不死的蟑螂,這十幾年來既要持守某種官方的堅持,但又同時可以傾聽民間的聲音,這真的是非常不容易。今天,在文化局的場子裡環保局的表現算是非常有膽子的。現在我們談論蚵殼是一個議題,鹽田也是一個議題,但這之前都要先加上一個「廢」字─廢蚵殼、廢鹽灘。剛剛我們發現對這個「廢」字的議題,是不是可能同時發展嘉義縣的「廢」字美學:廢墟美學、廢蚵殼美學、廢鹽灘美學,來自一種荒涼而被別人拋棄後能在反過來的力道,可能會展現出什麼樣的可能性或生命力。我最近常常在說,布袋鹽田經過七年的荒廢之後,大自然扶養它七年,它有一片綠色的溼地生態環境自己長出來,真的是非常美麗,而這也是所謂的「廢」字美學,也正是我最近思考希望去發展的鹽田美學─產業地景。回到今天的議題:蚵殼與鹽田,如果真的能夠將這兩個元素拼貼起來,其中的可能存再的一條線就叫做藝術,當能是其他的。關於這條線,可能是人文的產業歷史,當我們在鹽田中創作蚵貝藝術的時候,有沒有可能將鹽田的歷史紋理也一併考量進來?在稗官野史的記載中,蚵殼第一次被運用或者被使用要回到1895年,當時日軍攻打台灣,1895年10月10號第四旅從布袋登入,隔天抵達東石,當時東石的守軍以蚵殼城和日本士兵作戰,其實所謂的蚵殼城就是堆置的很高的廢棄蚵殼,當時的守城士兵就是在這堆置很高的蚵殼城中,與日本士兵玩捉迷藏,當然這個歷史故事可能有許多部分可已在加以考證,但是從這個故事中是否可以汲取其歷史的背景元素與蚵殼作一個結合的動作,而不單只是考量生態環境的層面。

吳瑪悧:炅樵在地方上也做了許多文史的工作,從剛剛的發言中他幫我們把產業歷史、空間紋理做了一個結合,這是非常棒的。接下來就請蔡福昌針對這兩天的論壇以及綜合論壇作一個小結,同時也拋出一些議題作為明天工作坊思考的基礎。

蔡福昌:剛剛從大家的分享中真的是受益良多,不過我們對於現在這部份並不以「結論」稱之,而叫做「暫時性的提綱」,因為我們還在一個過程當中。我大概簡單的做出三點暫時性提綱,作為明天甚至之後還有藝術領域在未來行動上,可以作為一個參酌性的座標。第一、關於蚵殼其本身無鏞置疑是一個資源,起碼它存在許多利用的可能性,不管是景觀的綠美化,利用蚵殼改善沿海地區高鹽分的土壤,讓濱海地帶的綠帶得以延伸。在傳統上本來就有利用蚵殼做唯一些建材,在石灰工廠出現之前,蚵殼窯其實是沿海地區很重要的一個傳統手工藝產業。此外,近幾年流行的有機肥料、飼料中添加的鈣質、化妝品中珍珠蛋白的萃取,都是取自蚵殼。還有尚在研究中利用蚵殼本身的形狀,在淺海地區與浮游生物及其本身的礁結構成為自然海堤,可能替代水泥消波塊,這部分都已經在實驗中,也許會有成功的一天,我相信這堆台灣西南沿海的保育將有很大的貢獻。另外,蚵殼可能可以研磨再燒製成人工漁礁等。所以,蚵殼本身應該是一個資源,而且有些已經可以作為商轉的實踐,這部份應該是可以思考的方向。第二、關於蚵的產業部份。其實我們這個論壇並非實質的討論用蚵殼作成一個藝術作品,更近一步的是擴大到對整個蚵產業的思考,包括我們早期的聚落形成,初期只是一個地勢比較小的沙洲,後來慢慢因為人類開墾漁塭、機械化鹽田進而慢慢形成潛海地帶,而這一區的先民也已經和大海搏鬥約三、四百年。當未來我們想像這個作品的時候,可能需要有更高的歷史縱軸,雖然許多人來到這裡,覺得這地方好像平凡無奇,看不到什麼重點,景觀上也沒有帶大的變化。但仔細觀察,這裡的濕地環境在景觀上,是地球生態系中生產力最高的一個系統,所以這裡面包含生物本身以及人在裡面勞動,創造的過程,剛剛陳正哲老師也提到,或許在思考蚵貝帝景藝術的時候,就不能只是著眼在材料本身,而應該讓牡蠣及其背後的產業,這些人在這邊生活的社會脈絡,也要有一個更具體的呈現,不管是藉由所謂的環境劇場,或類似社區劇場等,究竟如何表顯出我們這些依附在潛海地區為生這樣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狀態,如何把它再現出來。第三、推到更高一層就是David剛剛所提出的大哉問:全球暖化的問題,我們該怎麼辦?或者我們該如何作回應。這個問題提當然不是討論就可以解決,但確實應該認真來思考這個問題,而且要擁抱它、接納它,或者甚至如尼采所說那就接納它吧。





閱讀全文

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在瑞峰遇見陸羽-影片紀錄

<< 尋找自己心中的陸羽 >>
時間:2008/10/02
地點:梅山鄉瑞峰村活動中心






進駐瑞峰社區的藝術家陳錦輝,本身即是一位愛茶人,在這一次的進駐過程中,他發起了尋找陸羽的活動,陳錦輝表示陸羽為中國歷史中的茶神,而他將陸羽的名字轉換成另一種意象,“陸”為陸地的意思,“羽”為羽毛,陸地上的羽毛則被解釋為自然飄落在地上的樹葉.

在瑞峰活動中心的交流茶會中,請參與的社區居民能夠自己帶著自己尋找到的陸羽一起進入茶會,猶如大家帶著自己那份愛茶的心共聚一堂,一起品茶,一起交換對茶的感想;陳錦輝帶入一種生活美學的概念,並且將這種美學成為一種儀式的展現,許多瑞峰的居民都驚訝的表示,原來藝術可以這麼簡單,原來一直存在在生活周遭,讓他們對自己所熟悉的茶文化有不一樣的體認,阿輝說:希望這個人人有陸羽的儀式能夠成為瑞峰永久的特色。



閱讀全文

2008年10月26日 星期日

竹子大作戰


進駐瑞里的藝術家楊春森開始著手製作瑞里留緣茶會所需要的竹桌椅sample




由於楊春森希望在留緣茶會當天,以竹子為主題,呈現實用同時兼具藝術價值的作品,因此在他有了心中的草圖以後,便開始相約當地的熱心人士,著手製作第一件sample,在此特別感謝王宏誠一家人熱情的投入,並且提供免費的竹子,以及王秋埕阿伯勇猛的坎竹子技法,在製作完楊春森所設計的第一套sample以後,王家人不甘示弱的繼續製作自己心中設計的另一套桌椅,王阿伯自信的說,我做的這一套絕對比你們藝術家的好,大家拭目以待。

閱讀全文

2008年10月24日 星期五

來到福興駐村,很像是回到家一樣的感覺….。

孫華瑛2008/10/18


她和我自己的住家環境相似,那是一處位在市郊的農村平原,有稻米、有西瓜和小蕃茄等的農作種植,也有工業區的廠房林立,但是,很不一樣的是福興村子的旁邊有一條村民早年賴以為生的「牛稠溪」
,我家附近的高屏溪離我住的村子有一段距離,也因此我可以聽見住在溪旁的阿嬷們,當年如何在艱困的環境之下和這條溪共生共存、中壯年的媽媽們小時候是怎麼過溪取木材屑回家燒飯…。

因為人和這「水」的關係如此緊密,得以讓我們的劇場課程有個深厚的歷史背景支撐著、連結著,就算在駐村的後半階段沒能將故事搬上正式舞台,這為期二個半月說故事的上課「過程」就是一齣戲的展演。或許對這群阿嬷們來說這樣就是一次生命故事的「再現」和「演出」吧!畢竟要她們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從「老人關懷照顧據點」的靜態手工藝模式轉換成動態的身體、情緒和敘說表達的形式,是需要更多時間相處和練習共同創造建立自信的方法。

這一切,沒辦法速成,必須配合阿嬤們的步調…。然而在決定誰要來上課?也是社區關係裡的一門功課,因此,我和主要的社區組織者的對話、彼此的觀點、我對社區的權力結構瞭解有多少、他/她們對社區劇場的認識等等,都是接下來我在駐村期間必須關注的環節。這次的發展過程,光是喬上課的時間就磨合了很久。

因為住在社區,所以很多時候我和她們的關係建立必須是互為主體的。駐村的妳/你準備好被瞭解了嗎?像是,我常常被問到:妳結婚了沒?妳家裡有幾個人?做什麼工作?賺多少錢啊?他/她們需要知道妳是誰?為什麼來社區?還要住上二個半月,信任,是最基本的功課。我先是感受到長輩們對我的善意和歡迎,我是幸運的!很感謝讓我住進家裡的女主人壽然阿嬷對我的照顧,純樸親切的她和她的家人,包括她的媳婦富美和孫子阿和都有參與社區的事物,也包括男主人張阿公曾經是地方上受人尊敬的村長,我很敬佩他/她們開放、包容的胸襟,這對一個離家在外工作的我來說是如同家人般的溫暖感受。

社區組織者的行事態度和社區工作經營理念,牽動著駐村過程的種種…。我是駐村約一個月後才知道阿金姐(理事長夫人)以為要來的藝術家是可以協助做社區景觀意象的人,跑來一個做社區劇場的我,確實讓她有個極大的落差,我可以理解她對社區營造的基礎想像:一些明星社區堆砌出來的形象多數和造景、環境美化連結在一起,這是容易被看見的,也和十多年來被政策牽著走而社造業務化後有很大的關係。於是,我也不斷的思考、反省著傳統思維強調的「成果」是如何滲透影響著社區工作著?那是在阿嬷們述說故事和練唱一首歌和肢體動作之後阿金姐焦慮著跟我說不是要有些交代嗎?也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要擠出一齣戲這樣才對上面有交代啦!(或許她是替我擔心)我聽了之後不斷告訴她這次計畫並沒有必須的「成果」交代,我們在劇場課程經歷的「過程」比最後硬擠出一齣戲要重要多了!試著讓她瞭解在劇場裡聽到阿嬷們說出個人不同的心情和經歷的重要性,很多故事是年輕媽媽們不曾聽過的。相對的,我觀察到社區在帶「老人關懷據點」的靜態手工藝裡,多數是請老人們照著一個既定的形式製作出一個個長相相同的作品,看著阿嬷們張著老花的眼和務農的大手必須很吃力的柔捏細小的紙黏土,靜靜的忙著完成它,不可否認那是一份阿嬷的學習成就感,但似乎少了發展主體性的創意展現,這樣的想法在我和社區一位年輕媽媽---翠蓮的對話裡看見相知相惜。

翠蓮的家在社區港底(生態池)的對面,我第一天到社區,是她和阿金姐協助我安頓好住處,我對她家極富創意的環保花藝印象深刻,她親切的態度,騎著機車帶著我去村子附近的黃昏市場,告訴我哪裡可以買吃的?哪裡有什麼故事等等,她像個姊姊似的!我們相互交換著彼此的生命故事和對社區工作的想法,雖然她不能每堂劇場課都參與,但是,卻很積極的協助編寫阿嬷們說出來的故事,我鼓勵她,就算我駐村結束,仍可以持續發展故事…。

另一位讓我敬佩的是榮祿大哥,林務局退休後的他,積極參與社區的工作,總是滿臉笑意的身體力行著,常常看見他默默的在一旁張羅大小事,沒有傳統權威男性的高姿態,我心裡在想,如果社區多幾個像榮祿大哥這樣的男性,尤其是退休的人力來參與社區事物帶動中堅輩加入,會是社區的福氣吧!

這次駐村,讓我看見平凡的社區,因為有著豐富熱情和人情味的居民,嘗試要讓居住的這環境有更好的品質,老人可以有更多的關懷,在做中學的摸索過程找出適合社區的工作模式,或許仍需要創造出在差異中積極對話的機會,包括組織者和社區幹部之間的工作模式和價值觀等等,愈是近距離的看見,愈是我學習的機會。

謝謝福興可愛的阿嬷們、謝謝阿金姐的照顧!

另外,如果以後有類似的計畫需要主管機關視察,請訪視委員們進到藝術家和居民互動的「過程」,進一步深刻細緻的瞭解吧!




閱讀全文

記得華瑛剛來時,我嚇了一跳!

民雄鄉福興社區— 社區居民 翠蓮 2008.10

不像個藝術家也沒什麼特別的,也就抱著好奇的心參加了這各課程。一開始華瑛只是帶著我們做遊戲,大家就跟著又說又笑的,而且每一節課的內容都不一樣,只覺得大家都很開心、很輕鬆、沒有壓力。
但是這些跟表演有關嗎,我心中突然出現了大問號?

慢慢的我發現她開始引導一些老人家,說出她們以前的一些趣事、悲傷和無奈,從口中去找出那些埋藏在內心深處的記憶。看到大家你一言我一句,每個人都像自來水般滔滔不絕,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表演也可以不用劇本、不用訓練,每個人的心路歷程都是活生生的劇本
當下,我真的很感謝華瑛。雖然在這短短幾個月的相處下來,也聽到了一些負面的聲音,但是從大家的笑容就能證明,演戲是可以隨性的。深信以華瑛的專業、樂觀、開朗,一定能在這個領域中得到更多人的認同,我深深的祝福妳。



閱讀全文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民雄鄉文隆社區---影像紀錄

駐村地點:民雄鄉文隆社區
駐村藝術家: 溫曉梅 --- 交趾陶教學
駐村時間: 200807月~200810月



閱讀全文

2008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駐村心得-周靈芝

-- 周靈芝、David Haley、Patricia Watts



重新找回民間的智慧

這是我第二度參與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除了延續去年在東後寮社區帶領兒童學習數位攝影的工作之外,今年北回歸線計劃的另外一個重點,是如何透過地景藝術,處理布袋、東石一帶廢棄蚵殼所造成的環境問題,以及從更長遠的角度看,未來沿海一帶所面對的全球溫室效應及海水上升等威脅。我因協助國外藝術家聯繫事宜,及蚵貝論壇的順利舉行,有幸深入參與行動過程,也開啟了我對台灣民間智慧和地方培力的另一番視野。

換個角度看問題 (Change the way we think)

參與海區蚵貝論壇的外國顧問之一,英國生態藝術家David Haley無論在談話中或是會議報告裡,皆提到建立對話的重要性。這對話不在於創造新知識,而是在改變我們思考的方式。舊問題,新思考、新眼光。或如佛家所說的「轉念」。在他來台兩個星期的多次場合裡,皆可以體會到這種扭轉局勢的力量。


論壇最後兩天舉行綜合座談及工作坊時,列席官員往往因只著眼於解決當前問題的習慣性思考而陷入困境,找不出解決方案,彼此的意見也得不到交集。當氣氛僵凝時,只見David不疾不徐地說,想想二、三十年後,當海水淹沒此地時,你們現在所提的問題,變得根本不是問題。你們該怎麼辦?這不是危言聳聽,事實上,在地的居民都知道,論壇所在的布新國小附近一帶是海浦新生地,填海造地而來。當David要大家跟著他一起把目光投向窗外,想像一片海水浸漫的景象,霎時間,許多人記憶裡的過去鮮活了過來,紛紛提出各自的體驗並延伸提出可能面對的未來。討論開始變得很熱烈,許多原本認為不可能解決的問題,突然揭開了新局面。原本消極、悲觀的官員,態度也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積極地支持會中所提出的建設性想法。David沒有再發言,他跟我擠了擠眼睛,露出一抹微笑。

David細心地觀察每一天行程中所安排的訪問地點和對象,他對布袋的北管樂團慶和軒特別感到興趣。在論壇中的發表時,他戲劇化的一開場裡,就介紹到了慶和軒,當官員們束手無策時,誰有辦法可以解決問題?答案是「慶和軒」。David的意思當然不是要這群搞音樂的人去當官員,而是提出他們自組樂團、自主管理運作,以一個小小的地方樂團,企圖保留台灣北管音樂的命脈,並加以發揚光大,乃至盡其可能地去思考,如何還可以做得更好的精神。這個例子提點了大家重新注視地方上所擁有的智慧與潛力,並在後來的討論中不斷地顯現。整個蚵貝論壇在David巧妙的穿針引線下,其實就是一場發掘地方智慧,引發熱情和想像的創造過程。透過這場對話,地方上早就知道的一些解決問題的手法得以重新整合起來,成為一套具體的技術和方案。

確實,在我駐村這一個月裡,也深刻體會到地方上民間智慧的深厚,只是被現代科層體制僵硬的行政框架所掩蓋了。包括布袋嘴協會蔡炅樵的文化鹽田理想與慶和軒團長黃錦財對地方戲曲的深情投入與本身三十年鹽工生活的深刻體會與歷史傳承,都令我佩服不已。如何打通地方智慧和行政框架之間的經脈,讓對話活潑地繼續,面對未來,改變想法,產生新的生活態度與眼光,是令人非常興奮和期待的!









閱讀全文

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

2008嘉義縣大埔鄉西興村

--- 駐村 藝術家 何佳豫

感謝吳娟的大力推薦,讓我有機會能參與這一次的駐村計畫,一開始接獲駐村消息時,我是抱著既緊張又興奮的心情。緊張是因為我從未接觸過這方面的活動,要去一個村落居住,要和當地的居民交流,不知道他們是否能接受我的到來……,但能夠接觸一項我從未參與過的活動,對於喜愛挑戰未知事情的我來說,心中又莫名的興奮。

第一次去西興村探勘接洽時,和我們聯繫的是守望相助隊的隊長-筱甄姐,她的熱情招待與對於村中發展的積極態度,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加上西興村長和理事長也都非常的親切,感覺到西興駐村將會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原本駐村的想法是協助當地作一簡單的地圖與村中環境美化的彩繪,但後來與理事長洽談的結果是,他們希望能在招開村民大會前先做出當地的地圖擺放在活動中心,因為村中聚落分布與叉路相當分散,許多在村中居住好幾年的居民可能都還不知道,到底其他人是居住在甚麼位置,因此希望能在這次的村民大會藉由我做的地圖讓彼此更加認識。
開始駐村時,有先和理事長討論一下駐村的規劃和想法,原本預計要進駐約十天至二個星期左右,但理事長考量村子資源不易取得,距離市區路程又遠,因此建議我先利用幾天畫好村中路線與地圖規劃,然後在自己的工作室製作地圖,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材料的不足與缺少,製作起來也較為方便。
駐村的日子感謝筱甄姐的大力協助,因為西興村民分布廣散,有許多地點是怎麼繞可能都找不到,而筱甄姐因為擔任守望相助隊隊長,因此對村中的任何住戶都瞭若執掌,包括新鋪設的產業道路都知道方向與去向,也因為她的帶領讓我的地圖繪製也都能事半功倍。整個詳細的地圖繪製完後,我有根據幾個重要景點與村中重點信仰拍攝照片,以利放置在大型地圖中,而整個地圖紀錄完後,有和村長、理事長和一些當地居民再做彙整,以防止地圖上的錯誤紀錄。
紀錄完成我就回位於嘉義市的小工作室開始進行西興地圖的繪製工作,我採用大型畫布做基底材,然後以我擅長的彩繪方式來做地圖的表現,之後再黏貼馬賽克磚與景點照片。我的創作理念是配合西興村的地理環境和位置來做整體的呈現,西興村的分布是圍繞在曾文水庫的南端,主要地理環境是屬於山區,因此我利用綠色與藍色為主色調,讓地圖也呈現出大自然的感覺。
這次的駐村計畫雖然與一開始的規劃不太一樣,但很感謝能夠參與,尤其是西興村的村民都相當熱情的迎接與配合,讓我感受到他們濃烈的人情味,而他們對於村中發展與駐村計畫的積極,也使我感受這個村子的生命力,也讓我覺得能夠參與這次的計畫,真的是相當幸運和收穫頗多!






閱讀全文

2008年10月17日 星期五

【茶、老友、老樣子】茶會

20081108 茶會-【茶、老友、老樣子】
地點:民雄廣播電台日式招待所
地址:民雄鄉寮頂村民權路50號
流程:
2:00PM 迎賓
2:20PM 藝術家表演
2:30PM 第一席茶
3:40PM 茶音樂欣賞
4:00PM 中場休息
4:30PM 第二席茶
5:30PM 茶會結束
第一場呈現於民雄廣播電台日式招待所的茶會將於97年11月8號舉行,茶會名稱定為【茶、老友、老樣子】茶會,由台北愛茶人組成的團隊,邀請瑞太地區的製茶人、耆老以及嘉義地區藝文界人士參與,茶會中,將會由駐村瑞峰的藝術家陳錦輝以及駐村太和的藝術家高閑至搭檔,以音樂的方式呈現在兩個茶村所蒐集的茶故事及茶音樂;另外,在此計畫的工作站裡,也將配合茶會,舉辦本年度環境藝術行動的影像文件展,將此計畫發展至今所蒐集之文件及影像作品做一整體的呈現。
閱讀全文

在瑞峰遇見陸羽


尋找自己心中的陸羽



進駐瑞峰社區的藝術家陳錦輝,本身即是一位愛茶人,在這一次的進駐過程中,他發起了尋找陸羽的活動,陳錦輝表示陸羽為中國歷史中的茶神,而他將陸羽的名字轉換成另一種意象,“陸”為陸地的意思,“羽”為羽毛,陸地上的羽毛則被解釋為自然飄落在地上的樹葉,他在瑞峰活動中心的交流茶會中,請參與的社區居民能夠自己帶著自己尋找到的陸羽一起進入茶會,猶如大家帶著自己那份愛茶的心共聚一堂,一起品茶,一起交換對茶的感想;陳錦輝帶入一種生活美學的概念,並且將這種美學成為一種儀式的展現,許多瑞峰的居民都驚訝的表示,原來藝術可以這麼簡單,原來一直存在在生活周遭,讓他們對自己所熟悉的茶文化有不一樣的體認,阿輝說:希望這個人人有陸羽的儀式能夠成為瑞峰永久的特色。

閱讀全文

野火燒不盡---- 坑燒!!

延宕了一個禮拜終於在沒雨的午後,蔡江隆老師可以順利的帶著學員們進行坑燒活動。坑燒,可說是最古老的製陶技術。從字面上解釋,也就是將完成陶製品置入挖好的坑中,裡頭再利用米糠與木屑塞滿空隙,上方再覆蓋樹枝、木材埋燒之後等冷卻挖出,完成後的作品可是有舊舊古樸美感喔!!


--- 下午大約四點半蔡老師就到了,因為所謂的坑燒也就是需要一個”坑”

而這個”坑”就要靠著大家努力的用力挖!!


----真的好不容易才挖出個大洞!!
其實這片土真的非常硬,聽村長說因為之前常常會有居民開車進來這片空地,每天不只一次的一來一往,可想而知這土會被車子壓的多結實,也辛苦大家了!!




蔡老師在已挖好的坑裡,鋪上米糠與木屑並加以混和。已經鋪好了一層米糠與木屑之後,學員將陸陸續續將己完成的陶藝作品小心翼翼的置入坑中,除了要注意作品與作品間的距離,蔡老師也提醒學員記得要把作品中的空隙用米糠與木屑填滿。當作品都排列完成後,接著依舊倒入米糠與木屑覆蓋,再將合力撿來的樹枝、木材堆疊於上就可以準備點火進行坑燒摟。



--野火燒不盡的第一把火由地方幹部一起點燃!!

這段期間民雄鄉西昌社區參與陶藝課的學員們,在蔡老師的指導下不只將腦裡的創意變成了能夠觸及的實體作品。等待窯燒的同時,蔡老師也藉由最後一堂課將所謂生活藝術的觀念傳達給大家,手裡握著暖暖的茶碗也一起度過這美好的夜晚。



坑燒終於要在今天開窯了!! 雖然經過兩、三天的時間,但蔡老師說這窯溫還是很高!

--大家對於這次的窯燒結果非常興奮、非常期待!!

-- 喔!費了好一會的工夫,終於把所有的作品挖出來了!因為溫度還是很高,所以還需要先放在旁邊等它降溫,看樣子大家都很厲害成果很不錯!

閱讀全文



 
^

Powered by Blogger嘉義縣 2008 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部落格 by 2008北回歸線藝術行動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