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簡介

這裡是嘉義縣2008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的部落格,紀錄整個行動過程裡發生的大小事與參與者們的心得。關於這次環境藝術行動的說明以及參與社區簡介,可以至主網站閱讀。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藝術家駐村有感



----- 賴美惠

在繁忙的茶葉社會,悠閒的過日子是一種奢求。但是,一進入農閒時又出現很多不知如何渡過漫漫長冬的例子。
今年村子裡來了一位帶著相機、背著吉他的年輕人出現在雨後的倒交山瀑布中。他悠閒的為自己拍下彈吉他的浪漫過程,這樣的情境被路過的陳汝福先生巧遇真是羨慕。這是藝術家留在倒交山的第一印象,如果要村子的人過這種生活一定有很多人開始緊張?不做事靠什麼過活。
這種情形在傳統的路家族中更是如此,藝術要進入山村需要一段時間蘊釀。路旁垂手可得的資源,杉樹下的毬果、天邊的彩霞、草地上的落葉,只要是呈現生命力的、足以感動人的都可以進入我們的生活中。就如路旁的野菜輕易的端上我們的餐桌一樣。
茶是我們的生財之源,我們必須把茶園管理做好,更要把茶做好,如果在生活中再添加一些色彩。相信生命會更豐富,也更能展現地方特色。
短短幾個星期的時間是不夠的,希望這樣的活動是延續的,由一點一滴累積。相信藝術家是處處存在的。也希望政府單位能支持這類的活動,更感謝藝術家對地方的付出。






閱讀全文

「愛上茶山」小英日記

---- Tina


緒芬、庭心邀寫心得報告。入秋後第一個寒流過境,夏天真的過了?!受了寒,在小鐵壺裡熬些老茶渣,助我回憶「愛上茶山」藝術家駐村計劃,玉年姐在前文已提及與門輝在茶山共享美景創造學習分享茶會情境,而我在幸福與隱憂交戰後,決心分享的是私密筆記中部份段落,並進行自我檢討反省。


2008.09.28 晴轉陰
光「阿里山」三個字就夠浪漫多情了吧?然而真的見到茶園內疲憊的阿婆,麻木的外籍採茶工,面對滿臉不悅,滿口責罵的班長,下午山區轉涼的不止是氣溫…,我初識到低成就感的勞工階級的氛圍,現實的衝突,結構性的糾亂的成本壓力…,歡喜吟唱採茶歌的傳說早已隨城鄉差距城幻滅,如檜木杉木的倒下,小火車只是虛幻的假浪漫,就像我心中的假天真、假浪漫都被鬆懈戳破,十分窘迫不喜歡見到的實像…,連平日愛的茶園中蟬叫聲都顯刺耳…。


2008.10.12 雨綿綿,不能採茶,大家都憂心重重。
村長平時一大串鑰匙不離身,他要管的事務很多,他不喜歡阿輝進駐活動中心添加他的麻煩吧?村民多傳統保守,弱勢善良純樸的村民,一旦嗅出村長伯的心態,多半不敢來活動中心走動,阿輝擺的四張大桌子,原本設定為A.泡茶區B.讀書區C.書法區D.文藝區,如今只有我倆與他的狗兒子Tomato…等嘸人,即便外面雨已停了許久…。


2008.10.13 多雲 辦陸羽茶會,請村民來聆聽音樂會喝茶
「我們做工的,沒那款命去跟人家享受…」皺黑的茶班長受邀請時嘲諷自己的命運。「工作做不完,吃好、穿好、喝好茶?不通不通…,以後要沒好的,要怎麼辦,人要知足,部要成天想享受,想學人家。」回頭對兒子唸…。走過悲苦歲月,自幼失學,多少傷痛失敗又再爬起,大多數的茶農自我價值不高,不懂不敢吝望也願追求生活藝術,〝愛拼才會贏是真理〞,要居民成為藝術家?談何容易?我捫心自問,要是我自己身處經濟的恐慌,對未來缺乏信心,我會有心情喝茶談藝術人生嗎?


2008.10.29 晴時多雲
「有沒有更好的茶?我們這種茶請客人好像XX…,有沒有好一點的?拜託啦,都請客人從台北來到山上,一定要夠號的,才顯得出誠心…」我們尋覓好茶給同學試泡,幾部車子在瑞峰、瑞里、太和山區走透透,做標籤、取茶樣,四處奔走,一心尋覓佳茗似佳人,難覓芳蹤…,「你們真要用這麼好的茶嗎?做這個茶很難吔!你們用這麼好的,那我其他的茶要賣給誰?」茶農質疑我們用好茶的決心,憂心客人喝了好茶,刁了嘴,由奢入儉難,往後一般茶不好賣,「好茶太難製作…。」天啊,〝品質〞怎能得過且過?低標混過,拼溫飽?比賽看評審高興?茶師們,你們自己怎麼想?自己的主張呢?做茶人不是就在樂天知命中,仍要不斷進取,挑戰在天地人的移動中的平衡嗎?整個茶產業、茶文化結構出了什麼問題?信心、自信心?



2008.10.31 陰
農會卡拉OK大賽前,仍戴著斗笠,穿膠鞋的老茶農,抓著麥克風:「…人生…信心要堅定,財部會給人有批評…走馬燈…人看輕…」台下三五鄰人,眉心深鎖,心事重重看看山頭雲雨欲來…。外界傳謠批評施化肥,用藥不當,摻境外茶等內憂外患之衝擊,如何求茶產量,質與價格的均衡?…未來日子干苦噢!


2008.11.04 陰
阿輝整理活動中心,清潔內外,村長要求將作品移到外面去完成…,村民有的經過望一眼說:「以後還是來看我們…,歹勢,我們都沒進步…,在等以後,需要時間…」。婦女有些來還書,送阿輝一些樹番茄和地瓜要他路上吃…。


2008.11.05 晴
晚間與村婦蹲坐在竹亭燈下挑茶枝,人間煩惱城鄉皆同。夫妻、婆媳、孩子…。寵孩子捨不得它們留在山上學種茶製茶,都想快快賺些錢搬去都市,孩子才能有好的出路,上班賺錢,古諺「種茶苦三代」。男人那頭唱,女人這隅罵,茶廠內師傅抽菸、喝酒、吃檳榔…。自越南嫁來阿里山的阿米也會邊唱邊揀茶梗:「是幸福是不幸?環境來造成…恩恩怨怨分不清…何必抱不平…」。


2008.11.06 大雨低氣壓在外海形成!提早回台北。
在台北木柵家中整理阿里山資料,一般難過湧上心頭…。「我好累,我可不可以不去民雄茶會?…」我對元茜說。「我不想當招待,我不能強顏歡笑去奉茶招待客人…」我向梁娟訴苦。我看什麼都不順眼,尤其是自己。過去見到的現實面,不堪自己的浪漫情懷全部被扯破幻滅…,我心疼茶山的悲苦,老人的擔憂,村民沒信心,婦女的害怕,阿輝的無奈,及我自己的投入付出得到的現實迎面打來的覺醒。茶山依舊美,是我的心美不起來了!………?


2008.11.07 晴空萬里
昨夜夢見我奉茶給好朋友,三個表演者,泰雅古調歌手雲力思,南管歌者吳心霏,來自紐約的靈魂歌手珍妮佛;小高及阿輝都來志願幫忙茶會表演。「我們沒有任何表演經費,真是不好意思開口…」他們笑說:「沒關係,喝茶就可以了,不用客氣…」我頓悟驚醒起床,打包茶具上路,赴民雄奉茶去。在一切都不是我能改變的情況下,我至少可以泡茶招待這幾位一路相挺的藝術家,我用心意誠心請來到生命中的友人喝茶,感謝他們用藝術來療癒人世間的悲苦惆悵,喝下茶湯,喝下了解,喝下體恤人性的所有面相。有什麼不能解決的,不願放下而已,背著使命太重走不遠。
「茶,老友,老樣子」過去如此,現在依舊,未來亦然,借觀歷史,走向歷史,也創造歷史,以茶為鑑,茶同學們,讓我們一路且走且學。感謝!





第一天上課
解老師說:「喝茶沒有標準,去創造出自己的水準!」我想茶山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我只想有水準地有始有終完成元茜、緒芬、寶玲、梁娟、庭心、婷姿、玉年族繁不及戴,等茶同學的託付,對不起,讓大家擔心了。



Tina 隨寫



閱讀全文

這樣的曾經發生....

----穴工生‧阿輝

炙夏,逃離美人茶區的濕熱,往俊秀的瑞峰流去,聞說吸口芳草花香,灌清涼泉湧,可洗滌滿頭惆悵。初次尋覓不知何往,瀑布旗指引方向,歡迎詞是撲鼻而至的檳榔花香,初相見的瑞峰俊俏不已,著時髦地衣以清香茶待。
步入山中秘林,果真能量具足,先以第一道新鮮初陽灌頂,身形無覺的竄動,與鮮嫩茶葉吐薪共舞。再入孟宗竹林,身型纖細萬立伴茶亭,雅致如仙境,忍不住以咖啡代茶趣,聽一場馬氏(Tina)竹語打擊音樂會,一切美麗至極,身於自然發於自然。時而野薑花香飄至,時而咖啡回甘順口潤,時間消失,頓存鳥鳴竹唱微風輕呼,推我往天然石厝前去會陸羽,於石坪上撞見四仙往天飄去,獨留樹葉夾陸羽心經,閱得知,循野薑花香下即可覓得清泉滌身去紅塵。第一道茶山佳能,即讓瑞峰初行飽足滿溢,夜開茶席辦說明,告知茶仙我等至,待習得仙術後返之,竟引出二十二載老美人茶來相惜。

陸羽心經曰:須【輕席入民宅】,雅席會茶仙,美人會烏龍,以柔會剛,方可行氣交流出新新氣象。於是乎攜席入信忠、瑞霖、猛全、建各、明靖、建安燕翔等茶仙之宅,獲知茶仙山果真無泛泛之輩,除製茶功夫了得外,另藏書法、室內設計、營建、雕塑、繪畫及咖啡鑑賞等高階武功,以【陸羽】之葉換得行氣之機,竟撞擊出於天然石厝設【白水泉席】之念。擇良辰吉日,與同修小高師兄同行,挾氣樂接飲泉簾,烹茶談笑,雨雷伴雅樂,撥月琴、柔巴烏、時而和鳴,時而清蕭,雨急心悅,泉伴茶香忘故鄉。氣滿滿望分享,密談於茶事閒暇時,以樂音祭山神和茶仙。

心經曰:於心滿氣充之時,以茶和器樂攪動氛圍,保持敞開與流動的氣場域,能量得以交流宣發,屆時與會之眾的氣域得以壯大。籌辦樂音祭時,一天,凌晨時分,陸羽大仙於無形域借狗吠入夢境,喚以蕉葉為羽佈置茶席,當日與會之眾,皆以樹葉(註:樹葉為陸地上的羽毛即為陸羽之象徵)為受邀之據,得以入氣動場域之結界。接獲訊息並非只有我一人,同修小高師兄也於晚會日一早找我敲定流程,節目以各樂器演出採茶、萎凋、發酵、揉茶和炒茶等過程為之起承轉合,固訂名為【陸羽‧茶悅】夜茶會。因大仙施法幫忙,蕉葉、茶人、佈置、樹葉和花材皆在應到之時得以就位,受邀之人無論茶席者或與會者,皆聞百年難得一見之機,於晚會當日熱情現身。

蕉葉為簾、為屏,疏爍燭光照茶香,陸羽會友伴雅席。竹葉為筆、音符為彩,畫下一地優姿雅興。採茶姿現樂音,蕉簾舞身隨風曳,好茶似酒醉心一地,芬芳氛圍與月冉沉去。午夜時分樂音止,眾人依依離去皆相惜,期有朝一日再延續,獨留三人賞陸羽,心意滿滿不忍睡去。

習術時辰以近尾聲,離情不捨依依,以每人一泡茶、一壺、一杯,成閱讀陸羽心經之【三一茶會】再續,我等分享茶、壺、杯等故事和特色,以累進文字之外的感官經驗,望離去後,有再聚之氣。吾在山上製雪白蕉葉代陸羽,以記憶為羽彩代心經,往山下前去用【憶染陸羽】裝置辦說明,再傳陸羽之心。

--------------感謝這樣的曾經發生,和那一群一起過的人





閱讀全文

駐村「常常」、藝術「久久」

文/楊春森


瑞里駐村,可真謂是名符其實的駐「村」,在這次的駐村,我經由茶認識瑞里的產業文化,與也經由竹、體驗了這裡的自然環境,更從與居民的共同工作裡,見識到的村民處理媒材的豐富經驗。種種的體驗,都豐厚我創作的能量。

以茶為題,讓藝術以茶席的型態切入的瑞里茶鄉的空間,雖然被賦予半任務性的駐村去協助處理部份舉辦茶席空間部置,但在臺灣剛開始的藝術家駐村,應是一種階段性的過程,讓藝術家與居民有一個彼此相互目標而邁進。

綠色隧道與瑞太古道無疑是瑞里的兩大天然珍寶,兩種截然不同的風貌,一個自然原貌,一個整理有佳,在駐村期間我常有機會踏訪,在此兩處我深深體會到孟宗竹林與杉木林空間層次之美,因而讓我有靈感,創作了一個可以配合茶席的廣場地景孟宗竹雕塑-「豔席」,本作品以廟埕為場景,以長180-300公分不一孟宗竹與杉木的長椅元素,將竹林疏密筆直的空間構圖,重新呈現在廟埕上,在竹管高低不同的空間層次,雕塑出廟埕地景的新自然面貌,宴請觀者入座,讓地景、居民、當地竹材等相互連結,透過「入座」聯結居民的情感,以天然材料設置出一新廣場地景藝術,創意出竹的新價值。 若問這土地的人最缺什麼,相信在今日豐衣足食的物質條件下,文化的豐厚應是我們不得不追尋另一精神食糧。我們當然有文化,但文化的「修養」卻必需是用心堆疊的,古人因對「智」追求,而用「養士」來創造更大的智慧與才能,那今日我可否以此老智慧追求我們的文化藝術能量呢;若藝術家是文化資產的代民詞,第一駐村的藝術家,應是全體文化工作者的開路先鋒,雖然第一次不一定有成效,但卻是波瀾壯闊社會革命的第一波,以科學的或然率而言,相信只要藝術家(文化人而非文化流氓)駐村能「常常」,藝術文化必然也會「久久」。

感謝-我駐瑞里期間,曾經照顧我與幫忙、關懷此次活動的朋友們。





閱讀全文

太和社區居民心得--許誠賢

太和製茶人 許誠賢


三年前開始加入社區志工,跟隨郭理事長參與社區各項公共事務,慢慢體會出社區事務需要人人參與的必要,產業方面的轉型,往往被民眾所忽略。不知往社區產業文化特色、創造藝術、提升生活水平方面發展。只希望收購茶葉的茶商能源源不絕,提高價錢大量收購,殊不知主要的茶產業已到重要關鍵的轉型期,否則將面臨淘汰。
受到文化處鍾處長以及陳副處長的關愛,連續兩年都有藝術家駐村輔導,已漸漸的在往這方面努力,去年有陳泓易所長所領導的藝術家團隊進駐,教導社區民眾捏陶、藝品製作及照相繪畫等。今年更有從台北南下的茶道老師進駐,教導茶道藝術,老師們經常不辭辛勞南北奔波、不計酬勞的犧牲奉獻,她們的平易近人讓我對藝術家的觀感有所改變。
藝術家駐村期間,助理正書忙著處裡各項事務,感覺誠懇及認真。他還是不久前才從美國深造回來的學生,剛踏入社會,每想到對人情處事都很得心應手,我建議他如果失業可以去幫老師賣衣服。
駐村期間,內人有性能將他所擅長的農家小點心提供給老師們品嘗,如湯圓、米苔目、鹹粿、米粉芋等,還承蒙老師的誇獎讓她們越做越起勁,希望以後能再有做給老師品嚐的機會。
此次的藝術駐村行動非常成功,民眾也熱烈參與希望老師的努力沒白費。






閱讀全文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茶的滋味』


---駐村藝術家 高閑至

答應Tina要上山駐村計劃,過程完全是直覺,我直覺這件事是一件有趣的事,但後來頭腦就不斷圍繞一堆小問題。好比說:駐村的目地?為何要駐村?單憑藝術家一己之力,駐村能有什麼功效?這個有理念的環境藝術行動,到底會不會淪為只是作秀交差?或者與村民同樂互動,是不是根本就不會有任何成效?
我花了不少時間去閱讀2007年的駐村成果手冊,本想找看看有沒有指引我的方向,看了半天什麼也沒找到。OK,我想我知道了,這個計劃著重的方向,只是一個態度,至於如何做?就要看看藝術家主客觀的緣份了。我被指定的是茶鄉太和村,在廣告圈畫廣告插畫打滾20多年,很清楚要做一個好的化妝師,對商品定位一定要十分清楚,我很清楚此行目的最高的成果,就是我變成了他們太和村村民,而太和村村民每個都變成藝術家,如果這標準達不到(根本不可能達到),起碼村民也被藝術家打擾兩三個月,原來世界也有這些稀奇古怪的人,頭腦裝的不是我們這些單純的農民可以完全了解的。本來我設計了幾個互動方式,有和村民的,也有和太和國小的。和村民的部份,我想弄個小型演唱會,讓村民認識我這個新住民之外,順便宣揚這次駐村主題﹙茶的滋味﹚,因為我知道在太和、瑞里、瑞峰等大阿里山茶區,是年輕的新茶區約莫二十多年,所以這裡的茶山文化,己經是現代化的製茶文化,沒有採茶歌文化,所以我想為在這高山的茶農們寫一首歌,如果可以把駐村經費撥出來,我想辦法錄一首創作歌曲,另外找三至五首福佬與客家採茶山歌成為一張採茶歌概念專輯。和太和國小的小朋友我希望能夠發展一個茶葉超人的概念,或者是好茶神的想法,茶葉超人或好茶神其實都是他們幼小年紀的一種完美的人,由不足的自我出發,可以說是一種心靈保護神,不過上山駐村後漸漸發現自己的力量實在是太薄弱,原先想要互動茶的滋味—茶農詩人、詩集,可以說完全失敗,因為茶農工作實在太辛苦了,而且在山上時間愈長,愈了解製茶過程,就愈清楚知道阿里山的茶農的工作,可以說春夏秋冬都在製茶,每季茶製成中間休息空檔,那四、五天左右的時間,可能還要打掃環境、修理農具,該去醫院複診的去,該有人情事故的去拜訪,而真正整年度唯一空閒下來的時間,大概只有冬茶採收完至農曆年過完這二個月的時間,但是我駐村的時間是9月~12月,基本上我參與了他們最忙碌的秋茶與冬茶,所以我很安份的扮演太和村民的角色,甚至參與了採茶、萎凋、炒茶等等的過程,參與這些過程我深深體會茶農生活甘苦,在駐村過程,我有一兩個星期是焦慮的,我被「茶農變成藝術家」這件事困住了,我想我只有一個人,勢單力薄,更何況村民不必然對藝術工作有興趣!糟糕,這怎麼辦?後來有一天我突然想我來到太和,可以變成導演,而村民可以變成演員,而舞台就是我這本繪本書『茶的滋味』,咦!這不就解決大部分的問題了嗎?這部分想通後就只剩下預算以及執行大綱與內容,原則上這本書我預定200頁左右精裝本,印刷費用要自籌,書本的方向有三個主軸,第一個是太和以及周圍茶區製茶者,對茶的感覺以及看法。第二個是台北、台中都會區飲茶愛好者組成的茶會,有些是我的朋友,他們也來談對茶的看法。第三個部分是太和以及附近風景名勝,奇聞異事等,另外我將要蒐集四首創作歌曲,以及五首傳統採茶歌謠,重新編曲,由我從新詮釋一番。以下是在太和創作與蒐集的歌詞:
一、 茶的滋味 ---作詞李正書、高閑至,作曲、演唱--高閑至
二、 茶之道(新詩)---瑞里文化工作者簡惠玲小姐
三、 茶鄉四季---作詞許誠賢、高閑至,作曲、演唱--高閑至
四、 太和之歌---邱芳山填詞,曲取自日本歌謠
書與專輯希望能在2009年4月份以前連同書一齊發行,而在此我要特別感謝和我同一組的茶人郭笑容小姐,在上山駐村前,對於飲茶的態度以及茶道的啟蒙,給我直接與間接的收獲,在駐村過程,更是動用自己的時間與資源,協助我在太和的整個駐村計劃。接下來我也要感謝太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郭芳源大哥,給我的支持協助以及容忍我的瘋言瘋語,寶琴大嫂的廚藝及泡茶術,堪稱太和之冠。還有青益製茶廠郭俊男兄常常花兩三個小時費心指導我做茶以及飲茶的知識,他的太太百純對人的關懷以及對教育投入的心思令人動容,還有彩秀伯母,挖空心思把太和有趣、好玩、好吃的,在駐村這段時間,不厭其煩的一一介紹,其他還有許多有趣的朋友,在我的書中都有介紹。對我而言,太和是一個十分有趣,又富有人情味的地方,我所有關於對茶的見解、知識一切皆從太和開始,感謝太和。


駐村藝術家 高閑至 於台北南港自宅中



閱讀全文

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

我在西興的大山大水裡

_吳娟
進駐西興社區,對我而言是一份很特別的經驗。雖同屬於嘉義,但是他與台南縣的楠西鄉緊鄰,也只需一個半小時的車程但在依山傍水的西興社區,就是多了一種蕭瀟灑灑的人文風情。 大埔鄉是嘉義縣境內人口最少的鄉,2007年全鄉人口僅有三千多人,而西興社區只有537人,大山大水的長距離,要集合社區居民在一起都必須大費周章的安排。而熱心社區參予的朋友並不多最主要是當地居民都忙於自己的工作,而且有很多居民並不是本地人,來此置產是為了度假、修身養性。


進駐西興的第一個計劃就是繪製地圖,因為我們認為社區地圖的繪製,對一個有心發展的社區是最重要的,一開始我請一位台北育大學教藝研所的何佳豫來幫忙協助完成此項工作,他也是一位熱情工作有活力的最佳人選,他騎著小野狼去認識西興的每一條路,所以後來辛苦完成的地圖也頗受好評。而在九月我也開始安排和社區朋友們認識的時間與機會。
社區發展的背後總是會有幾位不辭辛勞的功臣,除了西興社區陳理事長的支持與幫助外,我特別要感謝我和小豫尊敬的大姐姐-筱甄姐,也就是守望相助隊的隊長,因為他除了熱心參予社區的工作外,他也提供自己的地方來讓大家會聯誼,此地也變成另一種西興入口處,因為壹些遠道而來的貴賓,總可以在此喝上一杯好喝的現煮咖啡,而當地的朋友更是喜歡來這裡喝咖啡聊是非,只要是筱甄姐的電話魔指一撥家裡總會聚集了很多朋友。當然這也是我最喜歡的節目了,我可以藉此與大家相談,於是在這也認識了很多好朋友,其中幾位也就是我們駐村計畫的功臣。
西興跳跳農場是座美麗的農場,他們告訴我西興社區的大型座談會有時也會在此進行,以往的經驗是指辦座談會來參予的人就不多,所以理事長先辦了一場由陳加盛老師所拍攝和講解的賞鳥幻燈片說明會,另一場由我跟大家介紹一番。
但有趣的是我們也藉著此次精采的幻燈片讓大家更懂得珍惜大埔的特產大關鷲與鳳頭蒼鷹,真是「鷹雄啊」的感嘆,後來陸續幾次的溝通下,我們決定把「鷹雄們」搬上我們活動中心的欄杆舞台,讓她們展現雄風。

除了鷹類以外,還有幾隻具代表性的鳥類,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西興的九色鳥,九色~聽過吧,這是陳理事特別推薦的鳥,因為他說我們西興有”酒”、有”色”也是代表也好吧!!這我倒是認同無法反對,因為我在西興喝到美味的自釀美酒,而美酒還搭配著西興數不完的美色,怎麼能不酒色呢? 服氣了吧。
哎!感謝所有幫忙此計畫完成的朋友,雖然我覺得一個藝術工作者來到這的力量不大,確實就像在大山大水裡丟了一顆很小的石頭”咚!”一聲就不見了!!但,還好至少我們也激出很多美麗的小水花。謝謝這些生活裡的藝術家,在西興你們的一舉一動都是最真實的藝術。

謝謝你們…。



閱讀全文



 
^

Powered by Blogger嘉義縣 2008 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部落格 by 2008北回歸線藝術行動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