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簡介

這裡是嘉義縣2008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的部落格,紀錄整個行動過程裡發生的大小事與參與者們的心得。關於這次環境藝術行動的說明以及參與社區簡介,可以至主網站閱讀。

2008年8月19日 星期二

改變‧作為一種思考的開始

改變‧作為一種思考的開始
─關於「2008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蚵貝地景藝術論壇」觀察

文/楊堯珺、圖/蔡坤龍

全球北回歸線經過的16個國家中,其中大部分的地方是沙漠地帶,台灣是北回歸線所經過的國家中最大的海島型國家。而嘉義縣,作為台灣北回歸線經過的重要地標,不僅是在地理位置上的座標值,更重要的是,相對於其他北回歸線國家的貧脊狀態,嘉義,其生態的豐富多樣性,促使我們趨入什麼樣的思考面向中?

2008年嘉義縣政府在靠海的兩個鄉鎮〈東石鄉、布袋鎮〉進行一項結合環保與地景藝術的計畫。有鑒於這兩個鄉鎮獨特的地景、人文、產業,加之沿海地區漁業衰退、養殖業的變化、漁村的轉型、地層下陷以及全球暖化等議題,特別是嘉義地區由於近幾年地貌快速變化,沿海沙洲、潟湖地形、紅樹林大面積的消失,使得地處低漥的東石、布袋等沿岸地區,在土地鹽化、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問題上,將面臨更嚴苛的考驗。

嘉義沿海一帶蚵子〈牡蠣〉的年產量約七千多公噸,佔全台產量的白分之五十左右,全台有百分之九十的蚵仔多是在東石加工取肉。根據嘉義區漁會推廣課長 吳純裕在2008年6月的報告中,嘉義縣蚵仔產業無疑是台灣之首。反觀蚵仔整體產量的增加,反映在養殖經濟效益上,卻沒有提供嘉義在地人更多就業機會。改良的養殖方法不僅形成新的供需問題,廢棄蚵殼更造成環境巨大變化。數以萬噸堆積如山的蚵殼〈圖一〉,是東石、布袋沿海等沿海漁村最特殊的景觀,甚至有往鄰近城鎮蔓延之趨勢。蚵殼堆不僅容易滋生蚊蠅,加上日照後所產生的惡臭著實令人不敢恭維,在蚵殼處理尚無有效對策的窘境下,蚵殼的隨意傾倒已成為當地讓人頭痛的環境污染課題。

〈圖一〉藝術家蔡英傑〈右一〉、英國藝術家David Haley〈左二〉在嘉義縣府人員及東石鄉清潔隊隊長的陪同下參訪蚵殼棄置場。圖中婦人正於棄置蚵殼堆中剝撿當天遺漏的蚵仔。




〈圖二〉東石鄉清潔隊隊長(右一)親自帶領會勘東石網寮村等地的蚵殼棄置場地,並向在場的國內外藝術家解說棄置場設置的相關問題〈左起:藝術家蔡英傑、林純用、英國生態藝術家David Haley、周靈芝、筆者〉。

〈圖三〉網寮村長〈右一〉為嘉義縣縣長〈左二〉、文化處處長〈左一〉、英國藝術家David Haley〈左四〉及國內藝術家,說明鳳凰颱風一夕間造成淤砂堆積,大面積的蚵田被掩埋。


〈圖四〉論壇前在慶和軒【北管樂團】舉辦圓桌座談,邀集當地蚵農、養殖業者、社區居民進行田野實地踏勘和深度對話。〈圖中布袋嘴文化協會總幹事 蔡炅樵、右三美國前Santa Rosa 索諾瑪郡立美術館策展總監 Patricia Watts、右二 南華大學美學與視覺藝術系教授 陳泓易、右五英國生態藝術家David Haley〉。



「改變」使蚵仔養殖再延伸至更深的海域,蚵仔成長速度更快,產量豐富。但遇颱風大浪,則損失慘重。一連串的改變,誠如英國藝術家David Haley〈圖二〉在「2008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邀請下,參訪嘉義縣「鰲鼓濕地」、「好美寮自然保護區」、嘉義一帶廢棄鹽田後,對於嘉義縣整體紅樹林生態變化、廢棄鹽灘生態、地層下陷問題、海岸線嚴重流失、蚵殼棄置等整體生態環境觀察後,表示:蚵仔養殖業不斷轉變,是人經歷一連串與自然磨合的結果;面對由自然而來的一連串問題與困境,人是否也可以嘗試改變自我與自然磨合?

在「2008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蚵貝地景藝術論壇」三天的議程,企圖由三個面向將問題聚焦並轉為實踐可能。一為政府部門提供的相關資訊,由嘉義縣文化處處長 鍾永豐、嘉義縣政府水利處科長 林谷樺、嘉義縣環保局長 林榮和、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技正 李雅萍等,提供嘉義縣政府及雲管處未來的規劃可能。二在專業領域上,透過台大城鄉基金會 蔡福昌、前台灣省水利技師公會理事長 陳賜賢、嘉義縣生態環境協會理事長 蘇銀添、嘉義縣市布袋嘴文化協會總幹事 蔡炅樵、南華大學環境藝術研究所所長 陳正哲、中央大氣系教授 王國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監事 陳建志等,提供許多成功的案例以及拓展全球暖化議題的寬廣視野。三在藝術實踐的發想上,邀請到英國生態環境藝術家David Haley、美國前Santa Rosa 索諾瑪郡立美術館策展總監 Patricia Watts、藝術家 梁任宏、蔡英傑〈圖三〉、高師大跨領域研究所教授 吳瑪俐、以及嘉義縣在地文史工作者,針對現有台鹽的廢棄鹽灘,期盼在跨域思考的激盪下,對蚵殼到處棄置、堆放廢鹽攤的情況能有應變的方法。針對嘉義與北回歸線這個重要的地理、環境、生態,在面對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的議題下,所可能具有的前瞻性、實驗性及指標性性格,使之趨入跨域的實踐中。

論壇中談到,由於沿海地區因土質含鹽量高,植物生長不易,成為沿海居民進行環境綠美化時的最大困擾。根據在居民的創意試驗下,若先將含有鹽分的表土取出,鋪上一層二、三十公分的蚵殼後,再行覆土種植,如此不僅具有阻絕鹽氣上竄之效,也可過濾一些水分,增加植物存活率。此外,成功大學水試所的初步研究,蚵殼具有活化吸引微生物聚集,可以讓原本各自獨立的蚵殼緊密連結、進而增大,若放置在水域或可達到替代消波塊的效果,希望更有效地保護日受侵蝕後退的西海岸線。

蚵仔既是嘉義沿海漁民生計之所繫,然其造成之環境衝擊亦不容輕忽。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主要以「蚵貝地景藝術」作為介入海區的行動主題,透過工作坊的參與形式〈圖四〉,邀集當地蚵農、社區居民與水利、生態、地質、空間規劃、藝術創作等專業者進行田野實地踏勘和深度對話,期望在跨領域的交鋒中,針對沿海地區有關蚵仔產業發展、地層下陷、土壤鹽化、全球暖化等議題,匯聚蚵貝地景藝術的創作能量進行可行的嘗試,並作為公共論述場域─「改變‧多樣性思考的開始」。

0 意見:

張貼留言 | Feed



 
^

Powered by Blogger嘉義縣 2008 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部落格 by 2008北回歸線藝術行動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